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解释: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语法:置身事外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鲁迅《准风月谈 “中国文坛的悲观”》)英语:keep out of the business其他:<德>sich einer Sache fernbleiben<法>se tenir à l'écart近义词: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冷眼旁观、隔岸观火、缩手旁观反义词:责无旁贷、置身其中、事必躬亲、义不容辞...像煞有介事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解释: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出处:鲁迅《二心集 再来一条“顺”的翻译》:“我们的‘友邦’好友,顶喜欢宣传中国的古怪事情,尤其是‘共党’的,四年以前,将‘裸体游行’说得像煞有介事,于是中国人也跟着叫了好几个月。”语法:像煞有介事作谓语、状语;指装模作样。示例:至于所谓当场夺获的手枪,虽然像煞有介事地举出号数,使人相信,但我总奇怪。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英语:make a show of being in earnest近义词:象煞有介事...鼠首偾事 shǔ shǒu fèn shì
解释:坏了事情。比喻人办事没决断,就象胆小的老鼠,在出洞时头在洞口伸伸缩缩一样。...一言偾事 yī yán fèn shì
解释:一句话说得不好,会把事情搞坏出处:《礼记·大学》...青州从事 qīng zhōu cóng shì
解释: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语法:青州从事偏正式;作宾语;指好酒的代称。示例: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事生。(宋 李清照《感怀》)英语:good wine近义词:琼浆玉液反义词:平原督邮...敷衍了事 fū yǎn liǎo shì
解释: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语法:敷衍了事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办事不认真。示例:我们办事要认真负责,不应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英语:muddle through one's work俄语:формáльно относиться к дéлу其他:<德>etwas flüchtig erledigen<法>expédier une affaire vaille que vaille近义词: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因陋就简、草草了事、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虚与委蛇、偷工减料、得过且过、粗制滥造、虚应故事反义词:尽心竭力、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竭尽全力、诚心诚意、一丝不苟、尽力而为、呕心沥血、郑重其事、三令五申、全力以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shì bù guān jǐ , gāo gāo guà qǐ
解释: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出处: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语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示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英语:Let things drift if they do not affect one personally.俄语:держаться в стороне,если дело не имеет к себе прямого отношения近义词:漠不关心...春事阑珊 chūn shì lán shān
解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出处: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套曲:“柳絮绵花飘瓣,又一番春事阑珊。”语法:春事阑珊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描写春天。英语:Spring approaches to its end.近义词:春意阑珊...新人新事 xīn rén xīn shì
解释: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出处: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全国各处的工厂里、农村里、部队里、学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现吗?”语法:新人新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我们可以从民主党派这个角度登些新人新事。”英语:new people and new things其他:<德>neue Menschen und neue Dinge反义词:老生常谈、陈芝麻烂谷子...各司其事 gè sī qí shì
解释: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语法:各司其事作谓语;指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示例:大堂两旁,堆着无数的墨卷箱,承值书吏,各司其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英语:Each attends to his own duties.近义词:各尽其责...仓卒从事 cāng cù cóng shì
解释:仓卒:匆忙。匆匆忙忙处理事情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是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语法:仓卒从事作谓语、宾语;指匆忙应付。示例:最好不要仓卒从事,避免失误英语:rush one's fences近义词:仓卒应战反义词:谨慎从事...尽瘁事国 jìn cuì shì guó
解释: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事:服务,效力。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力为国家效力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语法:尽瘁事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释: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语法: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释: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语法: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解释: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语法:胆小怕事作谓语、定语;指没魄力。示例: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巴金《谈〈寒夜〉》)英语:cannot say bo to a goose俄语:боязливый其他:<德>zaghaft und übervorsichtig近义词:胆小如鼠反义词:胆大心雄、胆大包天...遗闻逸事 yí wén yì shì
解释: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语法:遗闻逸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齐老先生(齐白石)的遗闻逸事也常听人说起,可是都没有新凤霞写的那么真。《大地》1981年第3期近义词:遗文轶事、遗闻琐事、遗闻逸事...造谤生事 zào bàng shēng shì
解释:谤:诽谤。假造诽谤他人的言语以挑起事端出处:《清史稿·王恕传》:“若告贷银米以给口食,则必计其能还而后之,狡黯之流遂谓官有偏私,不免造谤生事。”语法:造谤生事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近义词:造谣生事...阿尊事贵 ē zūn shì guì
解释:阿:曲从,迎合;尊、贵:地位官爵高的权贵。指迎合与侍奉权贵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楚元王传》:“以不能阿尊事贵,孤特寡助,抑厌遂退,卒不克明。”语法:阿尊事贵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片文只事 piàn wén zhī shì
解释: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出处:《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语法:片文只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哀死事生 āi sǐ shì shēng
解释: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出处: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语法:哀死事生作谓语、宾语;指对待生死者的态度。示例:唐 独孤及《吴季子札论》:“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近义词:养生送死...红白喜事 hóng bái xǐ shì
解释: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去世的丧事叫喜丧,所以统称为红白喜事。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杂话 红白盛事》:“苏杭之间,每乎婚丧喜庆为红白事,其来久矣。”语法:红白喜事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1)我可能也还要为红白喜事奔走。(2)只要是和人民大众有关的红白喜事,也就是我的事。英语:weddings and funerals其他:<法>noces et funéraille近义词:婚丧喜事...百事无成 bǎi shì wú chéng
解释: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出处:唐 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语法:百事无成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毫无成就。近义词:一事无成反义词:功成名就...照章办事 zhào zhāng bàn shì
解释:按照规定办理事情。出处:陈世旭《将军镇》第十章三:“那就更得让她学会照章办事。国有国法,院有院规,不然,还得了?”语法:照章办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警察和赞美诗》英语:do somet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gulations俄语:действовать по заведённому порядку近义词:公事公办反义词:徇私舞弊...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huǒ dào zhū tóu làn,qián dào gōng shì bàn
解释: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自古道好: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凭你世间稀奇作怪的东西,有了钱,那一件做不出来。”...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解释: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俗语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语法: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作宾语、定语、分句;多指年轻人。示例:老舍《正红旗下》:“我的身份低,又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如请上我父亲和正翁。”...事修傍兴 shì xiū bàng xīng
解释:修:整治;谤:诽谤;兴:兴起。事情一进行整治,诽谤也就会兴起。指革新者总会受保守者的诽谤。出处:唐·韩愈《原毁》:“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无事不登三寳殿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解释: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内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爲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 巴金 《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事捷功倍 shì jié gōng bèi
解释:事情易办而功效很大。出处: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既示必死之期,又开可生之路,利害悬殊,事捷功倍。”语法:事捷功倍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事半功倍 shì bàn gōng bèi
解释: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语法:事半功倍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邹韬奋《经历 前途》)英语:half the work with double日语:半分の力で倍(ばい)の成果(せいか)を得る俄语:добиться максимальных успехов при минимальной затрате сил其他:<德>mit halbem Aufwand doppelten Erfolg erzielen<法>demi-effort pour un effet double近义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渔人之利、一本万利反义词:得不偿失、舍近求远、事倍功半...事倍功半 shì bèi gōng bàn
解释: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语法:事倍功半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事倍功半吗?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英语:get half the results with double the effort日语:倍も力をかけて,半分だけ成果を得る其他:<德>mit doppeltem Aufwand halben Erfolg erzielen近义词:得不偿失、舍本逐末、举措失当、劳民伤财、力倍功半、南辕北辙反义词:事半功倍、一举两得、渔人之利、一箭双雕、一无所成、一本万利、一劳永逸...触事面墙 chù shì miàn qiáng
解释:触:接触;面墙:面对墙。形容遇事像面墙而立,一无所知出处:晋·姚兴《重答安成侯嵩》:“吾常近之才,加以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道理安在。”语法:触事面墙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东窗事发 dōng chuāng shì fā
解释: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出处: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语法:东窗事发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英语:to be exposed俄语:тáйна обнаружилась近义词:露出马脚、破绽百出、原形毕露、真相大白反义词:秘而不宣...东窗事犯 dōng chuāng shì fàn
解释:见“东窗事发”。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语法:东窗事犯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阴谋败露。英语:The murder is out.近义词:东窗事发...造次行事 zào cì xíng shì
解释:匆忙做事示例:兴建图书馆虽是本校的当务之急,但应周密规划,不可造次行事。...人事代谢 rén shì dài xiè
解释:代谢: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语法:人事代谢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变化。示例:人事代谢是很正常的事情近义词:新陈代谢...事到临头 shì dào lín tóu
解释: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示例:他口口声声说他一定帮忙,然而事到临头他什么也不帮。...事非前定 shì fēi qián dìng
解释:事情并不是事先注定的。指事在人为。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予以谓不然,事非前定。”...杜绝人事 dù jué rén shì
解释: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史圭传》:“圭出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语法:杜绝人事作谓语、定语;指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示例:杜绝人事的人不会有所成就的近义词:闭门却扫...怪事咄咄 guài shì duō duō
解释:同“咄咄怪事”。...多事多患 duō shì duō huàn
解释:管的事情多,就容易招祸患。出处:《孔子家语·观周》:“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