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词令色 chǎn cí lìng sè
解释: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出处:《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语法:谄词令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讨好别人。 ...发号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解释: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语法:发号施令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毛泽东选集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光杆司令 guāng gǎn sī lìng
解释:指没有士兵的司令,形容孤立的一个人出处:曲波《林海雪原》:“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除了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七个马弁之外,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语法:光杆司令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很孤立。示例:陈忠实《白鹿原》第22章:“暴动失败后他就成了光杆司令,几年间又创建起36军来。” ...军令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解释: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语法:军令如山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军事。示例: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令不虚行 lìng bù xū xíng
解释: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出处:《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语法:令不虚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反义词:一纸空文 ...令人发指 lìng rén fà zhǐ
解释: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出处: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语法:令人发指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令人莫测 lìng rén mò cè
解释:形容情况复杂,使人无法推测。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2回:“真是行踪诡秘,令人莫测了。”语法:令人莫测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这儿的人和事都很高深,令人莫测 ...令人起敬 lìng rén qǐ jìng
解释:使人产生敬意。出处: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语法:令人起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情等。反义词:令人不齿、令人齿冷 ...令人切齿 lìng rén qiè chǐ
解释: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出处:《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语法:令人切齿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令名不终 lìng míng bù zhōng
解释:好名声不能保持到底出处:《儿女英雄传》 ...令人生畏 lìng rén shēng wèi
解释:使人害怕、胆怯。示例:他的眼神就像一把锋芒毕露的尖刀,令人生畏。 ...破家县令 pò jiā xiàn lìng
解释:指横暴的地方官。出处:明 敖英《东谷赘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讼之。”语法:破家县令偏正式;作宾语;指横暴的地方官。示例:钱钟联《黄公度先生年谱》笺注:“至于晚明,有破家县令之称,民反以官为忧,而乐于无官。” ...秋行夏令 qiū xíng xià líng
解释: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出处: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语法:秋行夏令作宾语、定语;指不合时宜。示例:秋行夏令的做法滑稽可笑 ...三令五申 sān lìng wǔ shēn
解释: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语法:三令五申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挟天子以令诸侯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出处: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语法:挟天子以令诸侯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其实利用了他的名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和我那老仆妇的意思和方法都相同。” ...朝令暮改 zhāo lìng mù gǎi
解释: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语法:朝令暮改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用于政策的变更。示例: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更令明号 gēng lìng míng hào
解释: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语法:更令明号作谓语、宾语;指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令人羡慕 lìng rén xiàn mù
解释:指让人爱慕,钦慕,希望自己拥有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杨用之那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神情,看来着实令人羡慕。”语法:令人羡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王朔《动物凶猛》:“像带领一帮手拿锄头和镰刀的泥腿子去打土豪的农会领袖手中挥舞的系红绸子的驳壳枪令人羡慕。”英语:enviable其他:<德>beneidenswert...令原之戚 líng yuán zhī qī
解释:指兄、弟去世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语法:令原之戚作宾语;指兄、弟去世。示例:绍定改元,适有令原之戚,闭门谢客,因追思,捉笔纪录。宋·张世南《序》...挟天子以令天下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语法:挟天子以令天下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政治要挟。英语:have the emperor in one's power and oeder the nobles about in his name近义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令诸侯...令人捧腹 lìng rén pěng fù
解释:捧腹:捂着肚子。让人捂着肚子。形容笑得很厉害。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要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语法:令人捧腹作谓语、定语;指可笑。示例:这个笑话令人捧腹大笑英语:convulse somebody with laughter近义词:令人喷饭、令人大笑反义词:味同嚼蜡、索然寡味、令人齿冷...令人发竖 lìng rén fà shù
解释:发竖: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 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出处:《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发宪布令 fā xiàn bù lìng
解释:犹发号施令。出处:《墨子 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语法:发宪布令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指挥。近义词:发号施令...发号布令 fā hào bù lìng
解释: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语法:发号布令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指挥。英语:order people about近义词:发号施令、发号出令、发号吐令...施号发令 shī hào fā lìng
解释:发布号令。出处:《北齐书 杨愔传》:“每天子临轩,公卿拜授,施号发令,宣扬诏册,愔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语法:施号发令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老舍《骆驼祥子》:“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近义词:发令施号、施命发号...发号吐令 fā hào tǔ lìng
解释: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君道》:“发号吐令,则訇若雷霆之激响,而不为邪辨改其正。”语法:发号吐令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指挥。近义词:发号布令、发号施令、发号出令...发号出令 fā hào chū lìng
解释: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语法:发号出令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指挥。示例:明·李东阳《重建成都府学记》:“且今之为政者,必有堂宇以为发号出令之地。”英语:issue orders近义词:发号布令、发号施令、发号吐令...令骥捕鼠 lìng jì bǔ shǔ
解释:驱使千里马去追捕老鼠。 比喻任用有才能的人承担他所不能胜任的工作。出处:驱使千里马去追捕老鼠。比喻任用有才能的人承担他所不能胜任的工作。...逐客令 zhú kè lìng
解释: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语法:逐客令作主语、宾语、定语;常与“下”连用。示例: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英语:marching orders其他:<法>ordre d'expulser les étrangers近义词:逐客之令...令仪令色 lìng yí lìng sè
解释: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出处:《诗经·大雅·烝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令人吃惊 lìng rén chī jīng
解释:让人感到惊讶出处: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语法:令人吃惊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1回:“高仪就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大事。”英语:startling其他:<德>erstaunlich<überraschend>反义词:平淡无奇...猜枚行令 cāi méi xíng lìng
解释: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出处: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子。”语法:猜枚行令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行酒令。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2回:“当下猜枚行令。酒至半酣。”英语:play the finger game over one's cups近义词:猜拳行令...猜拳行令 cāi quán xíng lìng
解释: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语法:猜拳行令作谓语、宾语;指行酒令。示例:这里摆酒上席,依次坐了。宾主七八个人,猜拳行令,大盘大碗,吃了个尽兴。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英语:play drinking games近义词:猜枚行令、猜三划五...军令状 jūn lìng zhuàng
解释: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惩。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八卷:“怕恩王不信,勒下军令状了去。”语法:军令状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我立一张军令状在你这里。”英语:written pledge to do something the failing of which would subject one to military punishment日语:(軍隊の誓約書の一種)軍令を受ける時に書いた保証書(ほしょうしょ)...令名不彰 lìng míng bù zhāng
解释:好名声不显扬...令月吉日 lìng yuè jí rì
解释:令:好,吉祥。吉月吉日。指吉利的好日子。出处:《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急急如律令 jí jí rú lǜ lìng
解释:汉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出处:唐 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语法:急急如律令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宗教等。示例: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令人钦佩 lìng rén qīn pèi
解释:让人高度敬重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文艺工作者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法:令人钦佩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迹等。示例: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就是那些‘小晃’还有点江湖义气,有点令人钦佩的担事的勇气。”英语:praiseworthy其他:<德>bewundernswert...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解释: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语法: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掌权后。示例:冰心《谈孟子和民主》:“有权就有了一切,‘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近义词: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外交词令 wài jiāo cí lìng
解释:用于交往的空套话出处: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语法:外交词令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英语:diplomatic language近义词:外交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