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起平坐 píng qǐ píng zuò
解释:平:没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同时坐下。现比喻地位相同;权力相等。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坏了学校规矩。”语法:平起平坐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双方面。示例:他和县长平起平坐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日坐愁城 rì zuò chóu chéng
解释: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出处: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语法:日坐愁城作谓语;指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示例:张平《抉择》:“而你却在这儿缠绵悱恻,患得患失,以至于日坐愁城,束手无策!” ...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解释: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语法:如坐针毡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情不安。示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 ...行动坐卧 xíng dòng zuò wò
解释: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出处: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语法:行动坐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举止。示例:一个人的行动坐卧可以看出他的修养如何 ...因循坐误 yīn xún zuò wù
解释: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4回:“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语法:因循坐误作谓语;指误事。示例: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义词:分秒必争 ...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
解释:论道:谈论道理、学说、主张。坐着谈论各种事理。形容脱离实际;空谈理论。出处:《周礼 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语法:坐而论道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有些人只会坐而论道,而不办实事。 ...坐怀不乱 zuò huái bù luàn
解释: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6回:“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语法:坐怀不乱紧缩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人人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 ...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解释: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语法:坐立不安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坐立不安。(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坐失事机 zuò shī shì jī
解释:同“坐失机宜”。出处: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语法:坐失事机作谓语、宾语;指浪费机会。 ...坐视不救 zuò shì bù jiù
解释:旁观别人的危难而不加救助。出处: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语法:坐视不救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热心帮助,决不能坐视不救。 ...坐视成败 zuò shì chéng bài
解释:见“坐观成败”。出处:《晋书·王敦传》:“臣备位宰辅,与国存亡……岂忍坐视成败,以亏圣美。”语法:坐视成败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梁启超《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故持与欧洲均势坐视成败之论者,诚所谓自撤藩篱,招唇亡齿寒之戚而已。” ...坐树不言 zuò shù bù yán
解释:《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语法:坐树不言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第其勋庸,虽坐树不言而图功甚大。唐·元稹《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 ...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解释: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出处:《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语法:坐卧不安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示例: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六) ...坐无虚席 zuò wú xū xí
解释: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出处:《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语法:坐无虚席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多。示例:从早到晚,长椅上都是坐无虚席。航鹰《开市大吉》 ...坐享其功 zuò xiǎng qí gōng
解释:见“坐享其成”。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下》:“鲜卑奉顺威灵,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中国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兴功烈,于斯为盛。”语法:坐享其功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坐薪尝胆 zu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语法:坐薪尝胆作谓语、定语;指奋发图强。示例: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坐如春风 zuò rú chūn fēng
解释:像坐在春风中间出处:《伊洛渊源录》 ...坐不重席
解释: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语法:坐不重席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也不能忘记以前坐不重席的时候 ...坐吃山空
解释:只消费不生产;财物堆积如山也会耗尽。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闲坐。那钱物则有出去,无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语法:坐吃山空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到京之后,住在店里,已经是当卖度日,坐吃山空。(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坐地自划
解释: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它。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新旧与文白之争》:“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视为陈腐观念,也是坐地自划。”语法:坐地自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坐而待旦
解释: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出处:《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语法:坐而待旦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示例:天下至广,万机至猥,诚不可不矜矜业业,坐而待旦也。《三国志 魏志 王基传》 ...坐观成败
解释:坐在一边;观察别人的成败;即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持旁观的态度。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语法:坐观成败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违避旨意,按兵不动,坐观成败,真是可恨。(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 ...坐上琴心 zuò shàng qín xīn
解释: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出处:《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语法:坐上琴心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坐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宋·周邦《氐州第一》词 ...坐食山空
解释:同“坐吃山空”。出处: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宁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得我火尽油干。”语法:坐食山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三章:“坐食山空,处境困苦,据说把老婆一点私蓄、首饰都吃光了。” ...坐树无言
解释:见“坐树不言”。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语法:坐树无言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皇上志其持法无挠,赠大理卿;本其坐树无言。唐·张说《冯公神道碑》 ...坐享其成
解释: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出处: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语法:坐享其成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坐运筹策
解释:指坐在连连帐内策划军事方略。出处:《汉书 项籍传》:“夫击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语法:坐运筹策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资治通鉴·秦二世皇帝二年》 ...坐不窥堂
解释: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语法:坐不窥堂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林教授成天在书房中看书,坐不窥堂,啥家务事也不干。 ...坐筹帷幄
解释:坐在军帐里出谋划策。出处:《新唐书 郑畋传》:“坐筹帷幄,终能复国云。”语法:坐筹帷幄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深入基层,亲历亲为,不能老是坐筹帷幄,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 ...坐无公车
解释: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出处:《晋书·车胤传》:“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坐四望五
解释:文化的程度。 ...坐吃山崩
解释: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余,道不得坐吃山崩。”语法:坐吃山崩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他是个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又不会作生意,坐吃山崩,把些田地都弄得精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坐地分赃
解释:赃:赃物。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出处:《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语法:坐地分赃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坐地分赃。(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五回) ...坐而待弊 zuò ér dài bì
解释: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出处: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语法:坐而待弊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示例:然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新五代史 唐臣传 任圜》 ...坐井观天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出处: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语法:坐井观天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配之辈。(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坐卧不离
解释:谓时刻相随。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八回:“琼英从小聪明,百伶百俐,料道在此不能脱生,又举目无亲,见倪氏爱他,便对倪氏说,向邬梨讨了叶清的妻安氏进来。因此安氏得与琼英坐卧不离。”语法:坐卧不离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等。示例:茅盾《子夜》:“除了每年印赠以外,又曾恭楷手抄一部,是他坐卧不离的。” ...坐卧不宁
解释:同“坐卧不安”。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语法:坐卧不宁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示例: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每日在家放心不下,坐卧不宁。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坐拥百城
解释: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语法:坐拥百城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清·顾炎武《与熊耐荼书》:“茂林间馆,起看仙掌,坐拥百城,足以忘暑。” ...坐于涂炭
解释: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语法:坐于涂炭作谓语、定语;指困境。 ...坐以待毙
解释: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语法:坐以待毙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大众不会坐以待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