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语法:拔十失五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示例:唐·赵蕤《反经·是非》:“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代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反义词:拔十得五 ...仓皇失措 cā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仓皇:匆忙而又慌张;措:措置;安排。指忙乱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要胸中有守而然,异乎仓皇失措,遽变前说者也。”语法:仓皇失措联合式;作谓语;指惊慌忙乱的场面。示例:四合院里浓烟四起,火舌乱蹿,大家仓皇失措,乱成一团。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chà zhī háo máo , 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同“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氂,亦作“ 釐 ”。《魏书·乐志》:“但氣有盈虚,黍有巨細,差之毫氂,失之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父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掉在壕裏,簽了大腿。”《玉娇梨》第十二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着不到,滿盤從起。”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语法: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作宾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示例:测绘工作常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 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语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作宾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示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到,满盘从起。《玉娇梨》第十二回 ...翠纶桂饵,反以失鱼 cuì lún guì ěr,fǎn yǐ shī yú
解释:《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阙子》:“ 魯 人有好釣者,以桂爲餌,黄金之鈎,錯以銀碧,垂翡翠之綸,其持竿處位即是,然其得魚不幾矣。故曰,釣之務,不在芳飾。”后以“翠綸桂餌,反以失魚”指华而不实者必然事与愿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聯辭結采,將欲明理,采濫辭詭,則心理愈翳。固知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 ...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解释: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出处: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语法:怛然失色偏正式;作状语;指害怕而失色。示例:借助汽车灯的光亮,我俩看到前边枣树林里有一群狗样的东西在转动,它们眼里闪着绿光,“有狼!”我的副手怛然失色地喊了起来。 ...得马失马 dé mǎ shī mǎ
解释: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出处: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语法:得马失马作宾语、定语;指因福得祸。示例:宋·黄庭坚《梦中和觞字韵》诗:“作云作雨手反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解释: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出处: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语法: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统治者。示例:作为执政党应该要明白“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 ...得失相半 dé shī xiāng bàn
解释: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语法:得失相半作谓语;指不相上下。示例:竟不晓何谓,犹不若石城之得失相半也。宋·岳珂《桯史·石城堡寨》 ...得失参半 dé shī cān bàn
解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语法:得失参半作谓语、定语;指得失相当。示例:我们的结果是得失参半 ...得不酬失 dé bù chóu shī
解释:见“得不偿失”。出处:《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语法:得不酬失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收支不平衡。 ...动不失时 dòng bù shī shí
解释: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语法:动不失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仿徨失措 fǎ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出处:?语法:当他听到这个不利的消息后,显得~。示例:当他听到这个不利的消息后,显得仿徨失措。 ...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解释: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语法:患得患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进退失措 jìn tuì shī cuò
解释:见“进退无措”。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声闻于外。”语法:进退失措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陆方心动欲还,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进退失措间,遥望前林,有灯火明灭。清·青城子《志异续编·陆炳吉》 ...流移失所 liú yí shī suǒ
解释:犹言流离失所。出处:《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语法:流移失所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芒然自失 máng rán zì shī
解释: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语法:芒然自失作谓语、定语;指不知所以的样子。示例: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全欧人士,为之栗然震惊者有之,芒然自失者有之。”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 nán dé zhě shí,yì shī zhě jī
解释:难得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出处:《兵经百篇》 ...徬徨失措 pá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母亲只气得面白唇青,一句话也没有,婶娘也是徬徨失措。”示例:燕主弘既忧外侮,复舍不得膝下宠儿,害得徬徨失措,昼夜不安。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十二回 ...彷徨失措 pá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谓心神不宁,举动失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母親只氣得面白唇青,一句話也没有,嬸娘也是徬徨失措。”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 紀文 歸,爲言兄倉卒間謂弟不復兄電,使弟徬徨失措。”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可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贝师母 感得了徬徨失措。” ...秦失其鹿 qín shī qí lù
解释: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语法:秦失其鹿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自因秦失其鹿,天下大乱,高才疾足者先得之。” ...琴瑟失调 qín sè shī tiáo
解释: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出处:《汉书 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语法:琴瑟失调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夫妻之间。示例: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琴瑟失调。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九回 ...穷猿失木 qióng yuán shī mù
解释: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出处: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语法:穷猿失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若有所失 ruò yǒu suǒ shī
解释: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神情怅惘;心神不定的样子。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 梁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失。”语法:若有所失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的神态。示例:他整天必事重重,若有所失。 ...丧魂失魄 sàng hún shī pò
解释: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出处: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语法:丧魂失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自你一气出门以后,我是和丧魂失魄一般,就活着也没有意思!” ...爽然自失 shuǎng rán zì shī
解释:见“爽然若失”。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语法:爽然自失作谓语、定语;指不知所以的样子。示例:朱自清《那里走》:“但转念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的时候,我又爽然自失。” ...爽然若失 shuǎng rán ruò shī
解释: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语法:爽然若失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示例:毕业大家自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鲁迅《朝花夕拾 琐记》) ...忘恩失义 wàng ēn shī yì
解释:犹忘恩负义。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义的人,慢慢地报答你两个。’”语法:忘恩失义作谓语、定语;用于谴责。 ...小己得失 xiǎo jǐ dé shī
解释: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语法:小己得失作宾语、定语;指个人的得失。 ...因小失大 yīn xiǎo shī dà
解释: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出处:汉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语法:因小失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因小失大,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张慌失措 zhāng huāng shī cuò
解释: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示例:凡事先有心理准备,遇到变故时不致张慌失措。 ...张皇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出处:元 杨景贤《西游记》:“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语法:张皇失措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争鸡失羊 zhēng jī shī yáng
解释:比喻贪小失大。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语法:争鸡失羊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因小失大。 ...遵而不失 zūn ér bù shī
解释:见“遵而勿失”。出处:《隋书·炀帝纪上》:“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语法:遵而不失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遵而勿失 zūn ér wù shī
解释:谓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语法:遵而勿失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坐失事机 zuò shī shì jī
解释:同“坐失机宜”。出处: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语法:坐失事机作谓语、宾语;指浪费机会。 ...败绩失据 bài jì shī jù
解释:指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出处: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刻第三则》:“历数世,未尝有败绩失据之过。”语法:败绩失据作谓语、定语;指失败。示例:及今年内几经败绩失据,犹复漠然无所动于中。梁启超《敬告国中之说实业者》...悼心失图 dào xīn shī tú
解释:悼:哀悼,悲痛;失:失去,丧失;图:意图,主张。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语法:悼心失图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示例:《新唐书·独孤及传》:“忍令宗庙有累危卵之危,万姓悼心失图,臣实惧焉。”...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语法:惊惶失措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示例: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英语:lose one's head俄语:растеряться от стрáха其他:<法>être affolé de terreur近义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心慌意乱反义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不动声色、临危不惧、处之泰然、慢条斯理、泰然处之、神情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