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如捣 kē tóu rú dǎo
解释: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语法:磕头如捣作谓语、状语;形容求饶的样子。示例:可汗磕头如捣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何等神佛。”(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一十四回) ...空头人情 kōng tóu rén qíng
解释:虚假的情意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罢,罢!这空头人情我不领;你不盘察我,就够了。’”语法:空头人情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虚情假意。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我不见你这个空头人情。你自己说一句,到底愿意不愿意呢。” ...烂额焦头 làn é jiāo tóu
解释: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出处:宋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语法:烂额焦头作谓语、状语;指窘迫的样子。示例:人生皆作如是观,烂额焦头称上客。清·洪亮吉《为史秀才次星赋焦尾砚》 ...浪子回头金不换 làng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
解释: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出处: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语法:浪子回头金不换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有过失改正的人。示例:朱自清《论青年》:“‘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像中年人往往将错就错,一直沉到底里去。” ...楞头磕脑 léng tóu kē nǎo
解释:见“楞头楞脑”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语法:楞头磕脑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楞头楞脑 léng tóu léng nǎo
解释: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出处: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头楞脑,没分寸。”语法:楞头楞脑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调度员忽闪忽闪眨着眼,楞头楞脑地望着梁建。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冷水浇头 lěng shuǐ jiāo tóu
解释:冷水从背上浇下来。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击或刺激,思想为之一震或希望为之幻灭。同“冷水浇背”。出处:清 丁耀亢《续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忽然听得说太太来了,好一似——天雷霹雳,冷水浇头。”示例:他一看,像一瓢冷水浇头,不禁浑身一颤,颓然靠在椅背上。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反义词:兴高采烈、欢欣鼓舞 ...楞头呆脑 léng tóu dāi nǎo
解释:见“楞头楞脑”。出处: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语法:楞头呆脑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愣头愣脑 lèng tóu lèng nǎo
解释:形容言行鲁莽冒失。出处: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头愣脑,没分寸。”语法:愣头愣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示例:早就这么想着,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不禁精神一振。(余秋雨《文化苦旅 狼山脚下》) ...六臂三头 liù bì sān tóu
解释: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出处:明 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头待怎么,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语法:六臂三头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本事大。示例:六臂三头,后先辉映,无怪乎这小木头人,有时候也就真的‘不可一世’了。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 ...露尾藏头 lù wěi cáng tóu
解释: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出处:元 张可久《点绛唇 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语法:露尾藏头作谓语、宾语;指人说话或做事。示例:我虽然句句的露尾藏头,被你二人层层的寻根觅活,话也大概说明白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乱头粗服 luàn tóu cū fú
解释: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出处:明 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语法:乱头粗服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定语;形容不修仪容服饰。示例:朱自清《扬州的夏日》:“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 ...马上墙头 mǎ shàng qiáng tóu
解释: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出处:宋 晁端礼《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语法:马上墙头作宾语;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示例:遮莫马上墙头,桃花人面,忍令春无主。清·谢学崇《念奴娇》词 ...埋头财主 mái tóu cái zhǔ
解释:旧指不出名的富翁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解释: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语法: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复句式;作分句;指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示例:《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毛泽东《实践论》 ...蒙头转向 mēng tóu zhuàn xiàng
解释: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出处: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语法:蒙头转向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同时还想多搞些问题出来,使何子学他们忙得蒙头转向。艾芜《百炼成钢》第12章 ...描头画角 miáo tóu huà jiǎo
解释:比喻刻意模仿,毫无新意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阮亭之意,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而后谓之窥盛唐乎?”语法:描头画角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鲁迅《集外集拾遗·后记》 ...摸头不着 mō tóu bù zháo
解释:指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听了这话,摸头不着,只得依着言语,写了一封字。”语法:摸头不着作谓语、状语;指莫名其妙。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听了这话,摸头不着,只得依着言语,写了一封字。” ...年头月尾 nián tóu yuè wěi
解释: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出处: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语法:年头月尾作主语、宾语;指时间。 ...牛头不对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语法:牛头不对马嘴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解释: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语法:牛头马面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抛头露脸 pāo tóu lù liǎn
解释:指妇女在公开场合出面。泛指人们在公开场合出现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6回:“小妇人不顾抛头露脸,恩求过往仁人君子、大众爷台,以助资斧。” ...抛头露面 pāo tóu lù miàn
解释:抛:暴露。原指妇女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现泛指人公开露面。出处:明 阮大铖《燕子笺 收女》第四十二卷:“人在乱离间,顾不得抛头露面。”语法:抛头露面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却到这里来抛头露面,好不识羞!(叶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 ...蓬头跣足 péng tóu xiǎn zú
解释: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语法:蓬头跣足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外表。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只见黎民百姓,蓬头跣足,露体赤身,满面流血,身带重伤,口中叫喊快走。” ...品头论足 pǐn tóu lùn zú
解释:见“品头题足”。出处: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语法:品头论足作谓语、宾语;指乱发议论。示例:我们都应当投身到四化建设中大干一场,不应当站在一边品头论足,徘徊观望。 ...评头论足 píng tóu lùn zú
解释: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出处: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语法:评头论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评头论足。 ...平头正脸 píng tóu zhèng liǎn
解释:形容相貌端正。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语法:平头正脸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相貌端正。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人头畜鸣 rén tóu chù míng
解释: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记》:“(胡亥)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语法:人头畜鸣紧缩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是真吾弟之乱命也,其将谓我人头畜鸣者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素秋》) ...容头过身 róng tóu guò shēn
解释:只要头容得下,身子就过得去。比喻得过且过。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羌传 东号子麻奴》:“今三郡未复,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张解设难。”语法:容头过身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得过且过。 ...搔头抓耳 sāo tóu zhuā ěr
解释: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语法:搔头抓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1回:“王柏臣那面也晓得了,急得搔头抓耳,坐立不安。” ...搔头摸耳 sāo tóu mō ěr
解释: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语法:搔头摸耳作谓语、状语;形容焦急。 ...搔头弄姿 sāo tóu nòng zī
解释: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语法:搔头弄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爱他们那既不招蜂引蝶,又不搔头弄姿的朴素本色。(峻青《傲霜篇》) ...少头缺尾 shǎo tóu quē wěi
解释:比喻事物残缺不全。 ...少头无尾 shǎo tóu wú wěi
解释:形容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六回:“这是王贤弟你办的事,少头没尾的。” ...蛇头蝎尾 shé tóu xiē wěi
解释: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东西出处:唐·卢仝《忆金鹅山沈山人》诗:“暂时上天少问天,蛇头蝎尾谁安著。”语法:蛇头蝎尾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宋·邵雍《感事吟》:“蛇头蝎尾不相同,毒杀人多始是功。” ...生死关头 shēng sǐ guān tóu
解释: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出处: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语法:生死关头作宾语;指重要时刻。示例:这是我们的生死关头,必须下定决心,牺牲一切,迎头痛击来犯侵略者。 ...缩头缩颈 suō tóu suō jǐng
解释: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着,缩头缩颈歪斜着走。”语法:缩头缩颈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胆小怕事。 ...缩头缩脑 suō tóu suō nǎo
解释: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出处: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语法:缩头缩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太歳头上动土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解释:旧时迷信谓在太岁出现的方向动土兴建,会招来灾祸。因以“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触犯凶恶强暴的人,将会招致祸殃。《水浒传》第二回:“你也須有耳朵,好大膽!直來太歲頭上動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官人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我媳婦不是好惹的!”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参见“ 太歲 ”。 ...太岁头上动土 tài suì tóu shang dòng tǔ
解释: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出处: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语法:太岁头上动土偏正式;作宾语、分句;用于疑问句。示例:老舍《骆驼祥子》:“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