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本塞原 bá běn sè yuán
解释:本:树根;原:根源。比喻背弃根本,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语法:拔本塞原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背弃根本。示例:章炳麟《儒求真论》:“遂以此为拔本塞原之义,而万物之情状大著。” ...报本反始 bào běn fǎn shǐ
解释: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语法:报本反始作谓语;指不忘本。 ...本深末茂 běn shēn mò mào
解释:本:树根;末:树梢。根深而枝叶茂盛。比喻事物根底深厚而富于生机,蓬勃茁壮。出处:唐·韩愈《答尉迟生书》:“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舍,本深而末茂。” ...本末终始 běn mò zhōng shǐ
解释: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 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出处:《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性难改 běn xìng nán gǎi
解释:是比喻原来的性质或个性难以改变。 ...本同末离 běn tóng mò lí
解释: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出处:《后汉书 臧洪传》:“……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本同末离,努力努力,夫复何言!”语法:本同末离作宾语、定语;指大致相同。 ...本同末异 běn tóng mò yì
解释: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出处: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语法:本同末异作宾语、定语;指大致相同。示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本乡本土 běn xiāng běn tǔ
解释:土:乡土。本地或家乡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语法:本乡本土联合式;作定语;指家乡。示例: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反义词:异国他乡 ...本枝百世 běn zhī bǎi shì
解释: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出处:见“本支百世”。语法:本枝百世作谓语、宾语;指子孙很多。示例: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汉·张衡《南都赋》 ...本固邦宁 běn gù bāng níng
解释: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出处:《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语法:本固邦宁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示例: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京剧《串龙珠》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出处: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语法:本末倒置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示例: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解释: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原指比原来的情况更加发展。现也形容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语法:变本加厉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坏行为、坏事情。示例: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朱自清《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除恶务本 chú è wù běn
解释: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出处:《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语法:除恶务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旧唐书·刘仁规传》 ...慈悲为本 cí bēi wéi běn
解释: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出处:《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语法:慈悲为本作宾语、定语;指劝人为善。示例: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五回:“像我们出家之人,到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大本大宗 dà běn dà zōng
解释: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出处:《庄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语法:大本大宗作宾语、定语;指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端本澄源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解释: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语法:端本澄源作宾语、定语;指从根本上治理。示例:《易》闲有家,《礼》严内则,皆以齐家为端本澄源之要,先生窥其深矣。清 周亮工《书影》卷一 ...还原反本 huán yuán fǎn běn
解释: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毒蝎枉修人道行,还原反本见真形。”语法:还原反本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积基树本 jī jī shù běn
解释:缔造基础,树立根本。出处:晋 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语法:积基树本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解释: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出处: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也许后来还要开口。”语法: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作定语、宾语、分句;形容本性很难改变。 ...降本流末 jiàng běn liú mò
解释:犹言舍本逐末。出处:明·何景明《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语法:降本流末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捐本逐末 juān běn zhú mò
解释: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出处:《北史 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语法:捐本逐末作谓语、定语;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看家本领 kān jiā běn lǐng
解释:指特别擅长的技能出处: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为民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语法:看家本领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钱钟书《围城》:“木讷朴实是韩学愈的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kān jiā běn shì
解释:指自己特别擅长的本领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语法:看家本事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茅盾《如是我见我闻》:“然而倘凭他那一点水木包工的看家本事,他如何能发小小的四五万?” ...离本趣末 lí běn qū mò
解释: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出处: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语法:离本趣末作谓语、宾语;指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离本依末 lí běn yī mò
解释:见“离本趣末”。出处:《晋书·刑法志》:“然而律文烦广,事比众多,离本依末。”语法:离本依末作谓语、宾语;指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木落归本 mù luò guī běn
解释:犹言叶落归根。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语法:木落归本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强本弱枝 qiáng běn ruò zhī
解释:强干弱枝。出处:《梁书·张缵传》:“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闻古今之通制,历盛衰而不移。”语法:强本弱枝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去本趋末 qù běn qū mò
解释:见“去本就末”。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语法:去本趋末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选择。 ...三句不离本行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解释: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语法:三句不离本行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示例:你们三句不离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叶圣陶《倪焕之》第四章 ...水源木本 shuǐ yuán mù běn
解释:水的源头,树的根本出处:《左传·昭公九年》 ...元元本本 yuán yuán běn běn
解释: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语法:元元本本作宾语、状语;指事情的过程。示例:他把这件事情元元本本地陈述了一遍。 ...张本继末 zhāng běn jì mò
解释: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出处:《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语法:张本继末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正本清源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解释: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出处:《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语法:正本清源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正本清源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澄源正本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解释: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出处:宋·陈亮《附朱熹》:“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盖光大而高明矣。”语法:澄源正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追本溯源 zhuī běn sù yuán
解释: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语法:追本溯源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追本溯源,对仗不是文人创造,而是从民歌中得来的。 ...遵本舍末 zūn běn shě mò
解释:谓遵循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而舍弃浮华伪杂的末务。 ...返本还元 fǎn běn hái yuán
解释:犹言返本还源。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直至人间点化柳翠,返本还元,同登佛会。”语法:返本还元作谓语、宾语;指回复正道。示例:如此则以外物染移灭了真性,不能返本还元,那得成仙作祖。《快心编二集》第四回近义词:返本朝元、反本还原...返本朝元 fǎn běn cháo yuán
解释:犹言返本还源。出处: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脱此二人,走一朝去,还归正道,返本朝元。”语法:返本朝元作谓语、宾语;指回复正道。近义词:返本还源...七十二变本相难变 qī shí èr biàn,běn xiàng nán biàn
解释:即使有七十二个变化,但其原来的面目却难以改变。比喻事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质却难以改变。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载: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只有尾巴变不了。...原原本本 yuán yuán běn běn
解释: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语法:原原本本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她并没疯狂到不知人事,刚才在下边,她原原本本都告诉了我了。”英语:exactly as it is日语:一部始終(いちぶしじゅう),ありのまま俄语:целиком<слово в слово>其他:<德>von A bis Z<法>depuis A jusqu'à Z近义词:从头到尾、有头有尾、一五一十、从头至尾反义词:有头无尾、东鳞西爪、掐头去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