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铁杀人 cùn tiě shā rén
解释: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语法:寸铁杀人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贵精不贵多。示例: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崇尚宗门,主于单刀入阵,寸铁杀人。” ...二桃杀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赶尽杀绝 gǎn jìn shā jué
解释: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语法:赶尽杀绝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杀戮是对待他们的最简截的办法,正如同要消灭蝗灾只有去赶尽杀绝了蝗虫。(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三) ...赶尽杀絶 gǎn jìn shā jué
解释: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格杀无论 gé shā wú lùn
解释:见“格杀勿论”。出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语法:格杀无论作谓语、定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格杀勿论 gé shā wù lùn
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出处: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语法:格杀勿论复杂式;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示例: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杀勿论。(《负曝闲谈》第三回) ...奸掳烧杀 jiān lǔ shāo shā
解释: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语法:奸掳烧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看杀卫玠 kàn shā wèi jiè
解释: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出处:《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语法:看杀卫玠作谓语、定语;指为群众所仰慕的人。示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藕丝难杀 ǒu sī nán shā
解释:比喻感情缠绵,难以割断出处:《虞初新志·小青传》 ...杀鸡吓猴 shā jī xià hóu
解释: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语法:杀鸡吓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杀妻求将 shā qī qiú jiàng
解释: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语法:杀妻求将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杀青甫就 shā qīng fǔ jiù
解释:指著作刚完成。出处:《后汉书·吴佑传》:“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唐·李善《上文选注注表》:“弋钓书部,愿言注辑,合成六十卷,杀青甫就,轻用上闻。” ...杀人如藨 shā rén rú biāo
解释:杀人像割草一样。 形容把杀人不当一回事。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杀鸡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语法:杀鸡儆猴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杀一儆百。示例:他现在玩的就是杀鸡儆猴的把戏 ...杀鸡取蛋 shā jī qǔ dàn
解释: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语法:杀鸡取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只顾眼前。示例:杀鸡取蛋的做法不可取 ...杀人不见血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
解释:杀了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语法:杀人不见血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这些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终于被押上了审判台。 ...杀人放火 shā rén fàng huǒ
解释: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出处: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语法:杀人放火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坏人。示例: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反义词:治病救人、救苦救难 ...杀人如草 shā rén rú cǎo
解释: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语法:杀人如草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等。示例: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同胞张献忠杀人如草。” ...杀人如蒿 shā rén rú hāo
解释:见“杀人如麻”。出处:宋·苏轼《朱亥墓志》:“世之勇夫,杀人如蒿,及其所难,或失其刀。”语法:杀人如蒿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等。 ...杀一警百 shā yī jǐng bǎi
解释:见“杀一儆百”。出处: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语法:杀一警百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警戒别人。示例:我们得想出一个杀一警百的办法 ...杀一利百 shā yī lì bǎi
解释:见“杀一砺百”。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语法:杀一利百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杀一砺百 shā yī lì bǎi
解释:犹言杀一儆百。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砺百,以清王化。”语法:杀一砺百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杀生与夺 shā shēng yǔ duó
解释:杀:叫人死;生:叫人活;与: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贵贱杀生与夺,一也。”语法:杀生与夺作定语、宾语;指统治者的大权。示例:《北史·穆提婆传》:“自外杀生与夺,不可尽言。” ...杀人须见血 shā rén xū jiàn xiě
解释:比喻做事一定要彻底,要有结果。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三十四:“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册与岩头,万里一条铁。” ...杀敌致果 shā dí zhì guǒ
解释: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语法:杀敌致果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 “立此存照”》) ...杀马毁车 shā mǎ huǐ chē
解释:《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出处:《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语法:杀马毁车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宋·苏轼《捕蝗》诗之二 ...杀人灭口 shā rén miè kǒu
解释: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语法:杀人灭口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灭证据。示例:为了防止凶手杀人灭口,目击证人正受警方严密保护。 ...杀人如麻 shā rén rú má
解释: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形容杀人极多。出处:唐 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语法:杀人如麻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杀人盈野 shā rén yíng yě
解释: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语法:杀人盈野作谓语、定语;指杀人极多。示例:战争已经远去,那种杀人盈野的场面再也不会重演了 ...胜残去杀 shèng cán qù shā
解释: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出处:《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语法:胜残去杀作宾语、定语;指以德化民。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六回:“毕竟在大内多年,胜残去杀的事见得太多。” ...卸磨杀驴 xiè mò shā lǘ
解释: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语法:卸磨杀驴连动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帮助自己篡权夺位的人,往往采取卸磨杀驴的手段来处置。 ...生杀予夺 shēng shā yǔ duó
解释: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赏赐;夺:剥夺;处罚。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出处:《周礼 春官 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语法:生杀予夺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示例: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夏衍《包身工》)英语:have sb. completely in one's power日语:生殺与奪 (せいさつよだつ)俄语:произвольно распоряжаться жизнью и имуществом其他:<法>pouvoir absolu近义词:草菅人命反义词:壮烈牺牲...予夺生杀 yǔ duó shēng shā
解释:《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语法:予夺生杀作定语、宾语;指统治者的大权。近义词:生杀予夺...三杀三宥 sān shā sān yòu
解释:形容断案慎重。出处:宋·苏轼《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云端里看厮杀 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
解释:厮:互相。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语法:云端里看厮杀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事处。”...杀气腾腾 shā qì téng téng
解释: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出处:《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语法:杀气腾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监狱内杀气腾腾,突然充满了火药气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英语:with a murderous look on one's face日语:殺気立(さっきだ)っている俄语:лютый<кровожáдный>近义词:气势汹汹、凶相毕露反义词:心平气和、心慈手软、心慈面软...春生秋杀 chūn shēng qiū shā
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出处:唐 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语法:春生秋杀作定语;指自然规律。英语:grow in spring and wither in autumn...暗藏杀机 àn cáng shā jī
解释: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语法:暗藏杀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潜在危险。示例:从他的话中,我隐约感觉到有些暗藏杀机英语:hide the time,mood or plan to kill日语:殺意(さつい)隠匿する近义词:危机四伏...杀鸡扯脖 shā jī chě bó
解释: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语法:杀鸡扯脖作定语;指发誓、赌咒的神态。近义词:杀鸡抹脖、杀鸡扯腿...杀鸡抹脖 shā jī mǒ bó
解释: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在凤姐身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盖。”语法:杀鸡抹脖作定语、状语;指赌咒的神态。近义词:杀鸡扯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