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目飞耳 cháng mù fēi ěr
解释: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出处:管仲《管子 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语法:长目飞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扩大视听的手段。示例:《宋书·王微传》:“微与湛书曰:‘……比君曰表里,无假长目飞耳也。” ...垂耳下首 chuí ěr xià shǒu
解释: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出处: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语法:垂耳下首作谓语、定语;指驯服。示例:我看不惯他那垂耳下首的样子 ...垂头塞耳 chuí tóu sāi ěr
解释: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出处:《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语法:垂头塞耳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 ...春风不入驴耳 chūn fēng bù rù lǘ ěr
解释:比喻好话听不进去。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四回:“谁知对牛弹琴,春风不入驴耳,口里阳为答应,背后依旧打点做滑家的新郎。” ...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解释: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语法:耳濡目染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耳食之论 ěr shí zhī lùn
解释: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语法:耳食之论作主语、宾语;指无稽之谈。示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耳食之论也。” ...耳食之谈 ěr shí zhī tán
解释: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出处: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语法:耳食之谈偏正式;作宾语;指没有根据的话。示例: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解释: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语法:耳食之言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鲁迅《不是信》:“虽然偶有些‘耳食之言’,又大抵是无关大体的事。” ...耳视目食 ěr shì mù shí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出处: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语法:耳视目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耳视目听 ěr shì mù tīng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语法:耳视目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示例:耳视目听的人是难以置信的反义词:各尽其责 ...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解释: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语法:耳熟能详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听得多了。示例:林语堂《说纽约的饮食起居》:“春卷、馄饨、麻菇鸡片西人已经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出处: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语法:耳闻目睹联合式;作谓语;用于亲眼所见。示例: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 ...耳闻眼见 ěr wén yǎn jiàn
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出处: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语法:耳闻眼见作谓语、定语;用于亲眼所见。 ...耳热眼花 ěr rè yǎn huā
解释: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语法:耳热眼花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耳目喉舌 ěr mù hóu shé
解释: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出处:田流《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语法:耳目喉舌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人民日报》起到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 ...耳聋眼花 ěr lóng yǎn huā
解释: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语法:耳聋眼花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老年人。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奈耳聋眼花,想做生理,又没本钱。” ...耳聋眼黑 ěr lóng yǎn hēi
解释: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身体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语法:耳聋眼黑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受刺激时。 ...国耳忘家 guó ěr wàng jiā
解释:见“国而忘家”。出处: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语法:国耳忘家作谓语、定语;指人爱国。示例: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轰雷贯耳 hōng léi guàn ěr
解释: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出处: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语法:轰雷贯耳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名气大。 ...黄耳传书 huáng ěr chuán shū
解释: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语法:黄耳传书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撧耳顿足 juē ěr dùn zú
解释: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出处: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语法:撧耳顿足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困境。 ...撧耳揉腮 juē ěr róu sāi
解释:见“撧耳挠腮”。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我撧耳揉腮,有口难开。”语法:撧耳揉腮作宾语、状语;指焦急无计的样子。 ...口耳并重 kǒu ěr bìng zhòng
解释: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出处: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语法:口耳并重作宾语、定语;指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示例: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鲁迅《彷徨 肥皂》) ...苦口逆耳 kǔ kǒu nì ěr
解释: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语法:苦口逆耳作谓语、定语;指真诚的劝诫。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妄有讥刺,虽苦口逆耳,不得事实,且优游宽容。” ...两耳塞豆 liǎng ěr sāi dòu
解释: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语法:两耳塞豆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你不能两耳塞豆,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 ...聊复尔耳 liáo fù ěr ěr
解释:姑且如此而已。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语法:聊复尔耳复杂式;作分句、状语;指姑且如此而已。示例:殊不尔,聊复尔耳,尔犹言如此也。(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 世说新语里谚》) ...目达耳通 mù dá ěr tōng
解释: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语法:目达耳通作谓语、定语;指人聪明。 ...逆耳之言 nì ěr zhī yán
解释: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语法:逆耳之言作宾语;指不顺耳的话。示例:你不要讨厌我的逆耳之言 ...蹑足附耳 niè zú fù ěr
解释: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出处:《史记 淮阴侯传》:“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飘风过耳 piāo fēng guò ěr
解释: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任你说得舌敝唇穿,也只当做飘风过耳。”语法:飘风过耳作宾语、定语;同“耳旁风”。 ...墙风壁耳 qiáng fēng bì ěr
解释:墙透风,壁有耳。比喻秘密容易泄露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逮捕》:“你想墙风壁耳,万一传了出去,说我窝藏徐锡麟的党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语法:墙风壁耳作宾语、定语;用于秘密等。 ...搔头抓耳 sāo tóu zhuā ěr
解释: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语法:搔头抓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1回:“王柏臣那面也晓得了,急得搔头抓耳,坐立不安。” ...搔头摸耳 sāo tóu mō ěr
解释: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两个人搔头摸耳,没有法想。”语法:搔头摸耳作谓语、状语;形容焦急。 ...双珠填耳 shuāng zhū tián ěr
解释:填:填塞。 两颗珠子填塞了耳朵。形容被蒙蔽。出处:汉·桓谭《新论·专学》:“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 ...帖耳俯首 tiē ěr fǔ shǒu
解释:象狗见了主人那样耷拉着耳朵,低着头。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挖耳当招 wā ěr dāng zhāo
解释: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语法:挖耳当招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溜须拍马到了挖耳当招的地步实在让人发笑 ...嵬目鸿耳 wéi mù hóng ěr
解释:见“嵬眼澒耳”。出处:明·瞿佑《剪灯新话》序:“所惜笔路荒芜,词源浅狭,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语法:嵬目鸿耳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解释: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语法:洗耳恭听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或诙谐语。示例: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洗耳拱听 xǐ ěr gǒng tīng
解释:见“洗耳恭听”。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语法:洗耳拱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或诙谐。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必须再求一风月艳丽之曲,我等洗耳拱听。” ...游心骇耳 yóu xīn hài ěr
解释:发人遐想,动人听闻。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语法:游心骇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袁枚《序》:“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