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不知利害 bù zhī lì hài
解释: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语法:不知利害动宾式;作谓语;形容鲁莽从事。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窦建德不知利害,统重兵来侵我境。”近义词:不知进退不容置辩 bù róng zhì biàn
解释: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语法:不容置辩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允许分辩陈说。示例:王朔《橡皮人》:“她坚决不容置辩地说:‘说什么我也要跟你走,就算我是你的累赘也罢。’”英语:be beyond all question其他:<法>n'admettre point de contestation,de réplique,à se justifier近义词:不容分说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解释: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语法:不置可否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敢发表意见。示例:吴荪甫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茅盾《子夜》十)英语:not to give a definite answer俄语:не отвечáть ни да,ни нет其他:<德>weder ja noch nein sagen<法>ne pas se prononcer ni pour ni contre近义词:不置褒贬、不置一词、模棱两可反义词: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旗帜鲜明不舍昼夜 bù shě zhòu yè
解释: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语法:不舍昼夜作谓语、状语;指夜以继日。示例:道若途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汉 扬雄《法言 问道》)英语:round the clock近义词:夜以继日反义词:游手好闲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解释: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出处: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语法:不可名状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示例:拜住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不不可名状。(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英语:have no words for sth.日语:名状(めいじょう)しがたい俄语:непонятный其他:<法>indescriptible近义词:不可言宣、不可思议、不可胜言反义词:一语破的不可言状 bù kě yán zhuàng
解释:状:形容。没法用言辞来形容出处: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语法:不可言状偏正式;作谓语;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示例:当时我真悲哀到不可言状。(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八)英语:cannot describe in words近义词:不堪言状、不可名状反义词:绘声绘色不足之处 bù zú zhī chù
解释:不完善的地方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语法:不足之处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孙犁《我和青年作家》:“谈了他们各自的优点,也多少谈了不足之处。”英语:black mark其他:<法>manque不足为道 bù zú wéi dào
解释: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语法:不足为道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区区小事,不足为道近义词:不值一提、何足挂齿不识一丁 bù shí yī dīng
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语法:不识一丁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文化水平低。示例: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英语:not know one's ABC近义词:目不识丁、不识之无反义词:学富五车不卜可知 bù bǔ kě zhī
解释:占卜,预料出处:汉·刘向《说苑·指武》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解释: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语法:不上不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不好不坏。示例:鲁迅《野草·死后》:“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英语:in a embarrasing state俄语:ни тудá ни сюдá近义词:进退两难、进退维谷、处境尴尬反义词:登峰造极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bù wéi fú xiān,bù wéi huò shǐ
解释:先:先驱者,带头人;始:创始者。 不做为人民造福的先驱者,也不做祸害人类的创始人。出处:《庄子·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不解之仇 bù jiě zhī chóu
解释:解除不了的仇恨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语法:不解之仇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霍赵两家本无不解之仇,只因彼此不服输的心理,而一定要争个高低,互不相让。英语:the labour and the snake近义词:深仇大恨不世之仇 bù shì zhī chóu
解释: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41回:“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怠忽祖宗之业,汲汲于心,以图恢复。”语法:不世之仇作宾语;指极大的仇恨。示例: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70回:“这武三思贼子,他杀我一门家口,乃不世之仇,今日狭路相逢,岂可轻轻放过!”近义词: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不遗尺寸 bù yí chǐ cùn
解释: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语法:不遗尺寸作谓语、定语;指毫无遗漏。近义词:不遗巨细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解释: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语法:不学无术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英语:have neither learning nor skill日语:無学無能(むがくむのう)だ,学問(がくもん)もなく,技能(ぎのう)もない俄语:невéжда<без науки нет мастерствá>其他:<德>(von geistigen Arbeitern) ignorant und inkompetent<法>n'avoir ni savoir ni compétence近义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碌碌无能、一无所知反义词:博古通今、博学多才不期而会 bù qī ér huì
解释: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出处:《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语法:不期而会作谓语;指意外会见。示例:晚上九点钟光景,吴公馆里不期而会的来了些至亲好友,慰问吴荪甫在厂所受的惊吓。茅盾《子夜》十四英语:meet by chance近义词:不期而遇不见经传 bù jiàn jīng zhuàn
解释: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语法:不见经传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名气,不大为人所知。示例: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老舍《吐了一口气》)英语:not to appear in historical records近义词:无声无息、默默无闻、无名鼠辈、湮没无闻反义词:赫赫有功、大名鼎鼎、尽人皆知、数一数二、名垂青史、树大招风、鼎鼎大名、鼎鼎有名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解释: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出处:《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语法:不毛之地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示例: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英语:waste land日语:不毛(ふもう)の地(ち),なにも生(は)えないところ俄语:гóлая земля其他:<法>terrain stérile,improductif近义词:穷山恶水、穷乡僻壤、寸草不生、荒山野岭、不牧之地、赤地千里反义词:鱼米之乡、天府之国、通都大邑、沃野千里、膏腴之地、三山五岳、极乐世界、肥田沃土不识大体 bù shí dà tǐ
解释: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出处:《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语法:不识大体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示例: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英语: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俄语: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其他:<德>allgemeine Grundprinzipien nicht kennen<法>n'avoir pas une vue d'ensemble近义词:目光如豆、鼠目寸光、小廉曲谨、放饭流歠反义词:目光如炬、高瞻远瞩、卓有远见、顾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