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yī zài zé yòu,sān zé bù shè
解释:一再:第一、二次;宥:宽容。第一、第二次可以宽容,再三违犯就不能赦免了。出处《管子·立政》:“一再则宥,三则不赦。”遗哂大方 yí shěn dà fāng
解释:见“遗笑大方”。出处:《鼓掌绝尘》第二回:“杜先生笑道:‘恐拙句遗哂大方。’”语法:遗哂大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遗笑大方一着不慎 yī zhāo bù shèn
解释: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示例:人生路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解释: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语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作宾语、分句;指要慎重其事。示例:王朔《人莫予毒》:“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呵!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呵!”近义词: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衣冠甚伟 yī guān shèn wěi
解释: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语法:衣冠甚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及入朝,鬓须皓然,衣冠甚伟。”一之为甚 yī zhī wéi shèn
解释:见“一之谓甚”。出处:元·侯克中《归兴》诗:“一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语法:一之为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张爱玲《浮花浪蕊》:“衣饰发型都相仿,就使人觉得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近义词:一之谓甚、一之已甚一之已甚 yī zhī yǐ shèn
解释:见“一之谓甚”。出处:唐·任蕃《梦游录·张生》:“酒至白面少年,复请歌。张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语法:一之已甚作谓语;比喻错误不能重犯。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一之已甚,岂可再乎?莫说老长兄赦过高谊,我学生感铭不尽,就是水小姐良言劝勉,也不敢忘。”近义词:一之为甚、一之谓甚一为之甚 yī wéi zhī shèn
解释:莫声谷肩头落入他的掌心,他五指只须运劲一捏,莫声谷的肩头非碎成片片、终身残废不可。一身做事一身当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解释: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24回:“我一身做事一身当,既有本事打了这强徒,那里等得他去调兵?”语法:一身做事一身当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口语。近义词:一身作事一身当一身作事一身当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解释: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语法:一身作事一身当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口语。近义词:敢作敢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一夕九升 yī xī jiǔ shēng
解释:比喻次数多;夕:晚上;兴:升起。一夜之间心绪多次起伏波动。一谷不升 yī gǔ bù shēng
解释:指歉收。出处:《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语法:一谷不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一谷不登以升量石 yǐ shēng liáng dàn
解释: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语法:以升量石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度君子之腹、以己度人遗声坠绪 yí shēng zhuì xù
解释: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我朝唯纳兰公子,深入北宋唐奥。遗声坠绪,二百年后,乃为足下拾得,是何神术,钦佩钦佩!”语法:遗声坠绪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解释: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倚官挟势 yǐ guān xié shì
解释:倚仗官府的权势。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从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挟势。”语法:倚官挟势作谓语、宾语;指爪牙。示例:打一棍时问一句,倚官挟势要欺人。《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近义词:倚官仗势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解释: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语法:一五一十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形容查点数目。示例: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英语:whole story as it had happened日语:一部始終(いちぶしじゅう)俄语:подробнейшим образом<падробно>其他:<德>ausführlich<法>exactement<(compter) par cinq ou par dizaines>近义词: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如数家珍反义词: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一夜十起 yī yè shí qǐ
解释: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语法:一夜十起作宾语、定语;指夜不能寐。示例:他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是一夜十起,仔细检查刈蓍亡簪 yì shī wáng zān
解释:比喻能勾起人们怀旧之情的故物。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妇人曰:‘乡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
解释: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语法:以虚为实,以实为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