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以彰报施 yǐ zhāng bào shī
解释:彰:显示,显扬;报施:报应。用来显示不断遭到报应。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与其令杨氏出世报仇,又结来生不了之案,莫若令一天魔下界,扰乱唐室,任其自兴自灭,以彰报施。”一杖一条痕 yī zhàng yī tiáo hén
解释:打一棒子留下一条痕迹。比喻做事扎实,效果明显。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十四:“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一手遮天 yī shǒu zhē tiān
解释: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出处: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语法:一手遮天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如今人民已当家做主,地主老财一手遮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英语:cover the sky with one hand俄语:ладонью заслонить небо<обманывать народ>近义词:欺君罔世、欺上瞒下、横行霸道反义词:和平共处衣不遮身 yī bù zhē shēn
解释: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语法:衣不遮身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生活贫困。示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7回:“一个个蓬头垢面,衣不遮身,满脸的污泥。”近义词:衣不遮体、衣不蔽体、衣不盖体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解释: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语法:一针见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英语:draw blood with one prick日语:言葉(ことば)がその要点(ようてん)をずばりつくこと,急所(きゅうしょ)をつく俄语:попасть в самую точку其他:<德>ganz zutreffend<法>piquer au vif近义词: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言必有中反义词:言不及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一文不值 yī wén bù zhí
解释:指毫无价值。出处:明 毕魏《三报恩 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语法:一文不值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无用的东西。示例: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英语:stone-broke日语:一文(いちもん)の値うちがない其他:<德>keinen Pfennig wert sein<法>sans aucune valeur近义词:一钱不值反义词:价值连城、无价之宝、一字千金一字值千金 yī zì zhí qiān jīn
解释:一个字价值千金。指字写得非常好。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出处: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语法:一字值千金作定语、宾语;指文章或字写得好。示例:清·李渔《意中缘·入幕》:“‘一字值千金’是说文理值钱的意思。”近义词:一字千金一鳞只爪 yī lín zhī zhǎo
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一指禅 yī zhǐ chán
解释:见“ 一指头禪 ”。以指测河 yǐ zhǐ cè hé
解释: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语法:以指测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近义词:以戈舂黍、以锥餐壶一纸空文 yī zhǐ kōng wén
解释: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语法:一纸空文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活佛喇嘛毫无见识,一任外人播弄,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英语:empty words on a sheet of paper日语:空手形(からてがた)俄语:пустая бумажка<оставаться>其他:<德>nur ein Fetzen Papier<法>lettre morte近义词:空头支票、纸上谈兵、虚无飘渺反义词:有凭有据、有案可稽、货真价实遗华反质 yí huá fǎn zhì
解释:谓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出处:《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做诗〉》:“颓纲既振,品物咸秩。神道见素,遗华反质。”李善注:“华谓采章,质谓淳朴也。遗,弃也。”语法:遗华反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一枝春信 yī zhī chūn xìn
解释:指梅花开放。出处:宋·周邦彦《蓦山溪》词:“恨眉羞敛,往事休重问。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一枝一节 yī zhī yī jié
解释: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出处: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语法:一枝一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的好处,非六君子本色。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近义词:一支半节、一肢一节一枝独秀 yī zhī dú xiù
解释: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示例:许多人认为传统產业已接近穷途末路,没想到他能败中求胜,一枝独秀。近义词:无出其右、鹤立鸡群、独领风骚、超群绝伦、独占鳌头、一花独放、桂林一枝反义词: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百花齐放一肢半节 yī zhī bàn jié
解释: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出处: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语法:一肢半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一支半节、一肢一节一肢一节 yī zhī yī jié
解释:见“一肢半节”。出处:鲁迅《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语法:一肢一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一支半节、一肢半节一资半职 yī zī bàn zhí
解释:指非常低微的官职。一官半职 yī guān bàn zhí
解释: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语法:一官半职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他第一次长安之游,无疑使他的名气更大了,但并没有捞到一官半职。英语:some official appointment俄语:казённое местечко<чиновничье кресло>近义词:有职有权反义词:黎民百姓、父老兄弟一阶半职 yī jiē bàn zhí
解释:同“一阶半级”。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便博得一介半职,何足算,不堪题。”语法:一阶半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一阶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