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搜:
一叶知秋 yī yè zhī qiū
解释: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语法:一叶知秋紧缩式;作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示例:老舍《四世同堂》:“看到梨枣,人们便有‘一叶知秋’之感。”英语:One falling leaf is indicative of the coming of autumn.日语:一葉(いちよう)落(お)ちて天下(てんか)の秋を知(し)る俄语:по одному листу узнать о наступлении осени近义词:见微知著、落叶知秋、见微知着、尝鼎一脔、因小见大以水投石 yǐ shuǐ tóu shí
解释:比喻意见相左,不能为对方所接受。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语法:以水投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衣裳之会 yī shang zhī huì
解释: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出处:《谷梁传 庄公二十七年》:“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语法:衣裳之会作宾语;用于交往等。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君奉王命,以临诸侯,安用兵车?请为衣裳之会。”近义词:衣裳盟会反义词:兵车之会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yī rén chuán xū,shí rén chuán shí
解释: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契讷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语法: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复句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口语或否定句。示例: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近义词:众口铄金、道听途说反义词:百炼成钢一顾之价 yī gù zhī jià
解释:顾:看。 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就值千金。比喻得到贤人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一贫似水 yī pín sì shuǐ
解释: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一言不合 yī yán bù hé
解释:一句话说得不投合。出处:唐·李颀《别梁锽》:“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示例:他们两个经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以汤止沸 yǐ tāng zhǐ fèi
解释: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语法:以汤止沸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之益也。”近义词:以火救火一时戏言 yī shí xì yán
解释:偶然开玩笑的话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话虽然有的,止不过一时戏言,难道奴家终身之事,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语法:一时戏言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玩笑话。示例:清·袁枚《答蕺园论诗书》:“此亦一时戏言,何足为典要。”衣冠齐楚 yī guàn qí chǔ
解释: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语法:衣冠齐楚作定语、状语;形容人。近义词:衣冠济楚、衣冠楚楚、衣妆楚楚一齐众楚 yī qí zhòng chǔ
解释:一傅众咻。出处: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语法:一齐众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近义词:一傅众咻以水洗血 yǐ shuǐ xǐ xuè
解释:谓消除冤仇,以求和好。出处:《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语法:以水洗血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以羊易牛 yǐ yáng yì niú
解释: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语法:以羊易牛作谓语、宾语;指相互替换。示例: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以佚待劳 yǐ yì dài láo
解释:见“以逸待劳”。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语法:以佚待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以逸待劳、以逸击劳一字不识 yī zì bù shí
解释:一个字也不认识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语法:一字不识作谓语、定语;指文盲。示例:萧红《小城三月》:“她是一字不识。”近义词:目不识丁反义词:学富五车一声不吭 yī shēng bù kēng
解释:一句话也不说出处: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语法:一声不吭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王朔《动物凶猛》:“方方一声不吭地从人群中挤上来,用手里的砖朝这孩子的颅顶使劲一拍。”英语:not say a word俄语:ни звука近义词:一声不响、一言不发反义词:喋喋不休一力降十会 yī lì xiáng shí huì
解释: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计谋是没用的出处:《三侠五义》一呼百和 yī hū bǎi hè
解释:一人呼唤,百人响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一拉一唱 yī lā yī chàng
解释:唱:唱和。一个人拉琴,另一个人唱和。比喻两人互相配合,一个下面说话,另一个在旁帮腔。一笔抹倒 yī bǐ mò dǎo
解释: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语法:一笔抹倒作谓语、宾语;指全盘否定。近义词:一笔抹杀、一笔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