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厄 chéng rén zhī è
解释:乘:趁;厄:苦难。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语法:乘人之厄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英语:hit somebody when he's down近义词:乘人之危...阳九之厄 yáng jiǔ zhī è
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厄:灾难。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语法:阳九之厄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阳九之会、阳九百六...虎口之厄 hǔ kǒu zhī è
解释:厄:迫害,苦难。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出处:晋·潘岳《马汧督诔》:“久之,西安之救致,竟免虎口之厄。”...阳九之阸 yáng jiǔ zhī è
解释:阳九:古代术数家的说法,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外有灾岁九,称为“阳九”。指灾难之年或厄运。出处:《汉书·食货志上》:“予遭阳九之阸,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蹇谔之风 jiǎn è zhī fēng
解释:蹇谔:正直敢言。正直敢言的作风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语法:蹇谔之风作主语、宾语;指敢直言的风气。示例:《晋书·王雅传论》:“爱在中兴,玄风滋扇,溺王纲于拱默,挠国步于清虚,骨鲠蹇谔之风盖亦维矣。”近义词:謇谔之风...饿虎之蹊 è hǔ zhī xī
解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语法:饿虎之蹊作宾语;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煦伏之恩 xù fú zhī ēn
解释:煦伏:鸟卵在羽翼下受孵化。比喻养育之恩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少蒙翼卵煦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施,罪恶极大。”语法:煦伏之恩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巾车之恩 jīn chē zhī ēn
解释:谓 汉光武帝刘秀 于 巾车乡擒获 冯异 ,旋即赦而录用的故事。据《后汉书·冯异传》载:异 本为 王莽 郡掾,与 苗萌 共守 父城 拒 汉 。 光武 略地 颍川 ,攻 父城 不下,屯兵 巾车乡 。 异 间出行属县,为 汉 兵所执。时 异 从兄 孝 及同郡 丁綝 、 吕晏 并从 光武 ,因共荐 异 ,得召见。 异 遂归 汉 ,后为 光武 佐命功臣。 建武 六年春, 异 朝京师, 光武 引见后,赐以珍宝、衣服、钱帛。 异 谢曰:“臣闻 管仲 谓 桓公 曰;‘愿君无忘射钩,臣无忘槛车。’ 齐国 赖之。臣今亦愿国家无忘 河 北之难,小臣不敢忘 巾车 之恩。”...卵翼之恩 luǎn yì zhī ēn
解释:比喻抚育和庇护。也形容生养哺育之恩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顾复之恩 gù fù zhī ēn
解释: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出处:《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语法:顾复之恩作宾语;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示例:吾闻父子之亲,出自天性。子虽不孝,为父者未尝失其顾复之恩。(元 石君宝《曲江柳》第四折)英语:the kindness of caring for-saying of the son's for their parents' kindness近义词:养育之恩...玉成之恩 yù chéng zhī ēn
解释:玉成:成全。成全某事的恩情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4回:“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语法:玉成之恩作宾语;用于谢辞。...儿童之见 ér tóng zhī jiàn
解释: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出处: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语法:儿童之见作宾语;指无知。示例:明 方孝孺《读三略》:“其愚陋无识特儿童之见耳。”反义词:远见卓识...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xiāng ěr zhī xià,bì yǒu sǐ yú
解释:饵:引鱼上钩的食物。指鱼必为贪食而上钩出处:《三略·上略》:“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语法:香饵之下,必有死鱼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近义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疑贰之见 yí èr zhī jiàn
解释:疑贰:疑惑,拿不定主意。 指犹豫拿不定主意。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解释: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语法: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作宾语、定语;用于治国等。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一面看,一面想起四书上面‘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伐冰之家 fá bīng zhī jiā
解释: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出处:《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语法:伐冰之家作宾语;指豪门贵族。示例:珍羞百品,同伐冰之家。《梁书·武帝纪上》...泛泛之交 fàn fàn zhī jiāo
解释:交情不深的朋友。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十八卷:“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语法:泛泛之交作宾语;形容交情不深。示例: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还不是同贱庚跟他一样,泛泛之交。”英语:nodding acquaintance日语:通(とお)り一遍(いっぺん)のつきあい其他:<德>flüchtige Bekanntschaft近义词:一面之交反义词:生死之交、患难之交、深厚之交...泛泛之人 fàn fàn zhī rén
解释:泛泛:平常,一般。一般的人。指不是什么有所作为有才干的人物。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一章:“[李信]他明白在杞县境内停留着耽误时间对他十分不利,也相信李闯王大概不是泛泛之人,但是他更明白,去投闯王,这是他兄弟和红娘子的一生大事,不能不特别慎重。”...泛泛之谈 fàn fàn zhī tán
解释: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出处:孙犁《澹定集·辟栏说明》:“一切泛泛之谈,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之作,虽名家不收。”语法:泛泛之谈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笼统地说。示例:他的泛泛之谈让我如堕五里雾中。近义词:泛泛其词、泛泛而论反义词:一针见血、一语破的...泛驾之马 fàn jià zhī mǎ
解释:泛驾:覆驾,不受驾驭。不受驾驭的马。比喻敢于创新的英雄人物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语法:泛驾之马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拨烦之才 bō fán zhī cái
解释:拨烦:处理繁重的政务。 办事利索,有处理繁重复杂事务的才能。出处:《后汉书·谢夷吾传》:“钜鹿剧郡,旧难治,以君有拨烦之才,故特授任。”...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
解释: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语法: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统治者。近义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曲为之防 qū wéi zhī fáng
解释:形容周密而详审的防备。出处:《汉书·礼乐志》:“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大方之家 dà fāng zhī jiā
解释:大方:原指深通道术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学问深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语法:大方之家偏正式;作宾语;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示例: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清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英语:person with much knowledge近义词:识途老马、斫轮老手...蹇之匪躬 jiǎn zhī fěi gōng
解释:见“蹇蹇匪躬”。出处:清·钱谦益《匪斋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勖子乎?”语法:蹇之匪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蹇蹇匪躬...匪躬之节 fěi gōng zhī jié
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出处:《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语法:匪躬之节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示例:唐·韩愈《争臣论》:“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近义词:匪躬之操...匪躬之操 fěi gōng zhī cāo
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出处:《晋书·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语法:匪躬之操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近义词:匪躬之节...葑菲之采 fēng fēi zhī cǎi
解释: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出处:《诗经 邶风 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语法:葑菲之采作宾语;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狗吠之警 gǒu fèi zhī jǐng
解释: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语法:狗吠之警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小的惊扰。示例:我们得提高警惕,不能放过这狗吠之警英语:social unrest近义词:狗吠之惊...犬吠之警 quǎn fèi zhī jǐng
解释:指抢劫、偷窃之类。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语法:犬吠之警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小的惊扰。示例:明·陈子龙《问古者天下凡郡县兼城……》:“今晏然无犬吠之警,而上下数牵,即一旦事起,复遣数四辈乎?”英语:alarm at the barking of dogs...不费之惠 bù fèi zhī huì
解释:指白白得到的好处。出处:《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语法:不费之惠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咱们还能没地方去‘拿’?拿来送给他,这就叫不费之惠!老舍《四世同堂》二三...肺腑之言 fèi fǔ zhī yán
解释: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出处: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语法:肺腑之言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与一番连用。示例:他了他这一番肺腑之言,使我们陷入了沉思之中。英语:words 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日语:真心をこめた言葉(ことば)俄语:словá идут от души近义词:由衷之言反义词:违心而论、违心之论、言不由衷...是非之地 shì fēi zhī dì
解释: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语法:是非之地作主语、宾语;指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示例: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英语:a place where one is apt to get into trouble...焚林之求 fén lín zhī qiú
解释:焚:烧。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壬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语法:焚林之求作宾语;用于求才。...焚如之祸 fén rú zhī huò
解释:焚如:指燃烧或火灾。遭受火烧的灾祸出处:晋·陈寿《三国志·明帝纪》:“人神弗右,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语法:焚如之祸作宾语;指火灾。示例:《晋书·姚兴传》:“群生婴罔极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祸。”英语:the woe of fire destruction...丰屋之祸 fēng wū zhī huò
解释:见“丰屋之戒”。出处:陈寿《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逢君之恶 féng jūn zhī è
解释: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出处:《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语法:逢君之恶作谓语;指迎合昏庸的执政者。示例:其时有个佞臣伯,逢君之恶,劝他穷奢极欲,诛戮忠臣。(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锋镝之苦 fēng dí zhī kǔ
解释: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语法:锋镝之苦作宾语;用于战争等。...匍匐之救 pú fú zhī jiù
解释:谓竭尽全力的救助。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语法:匍匐之救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有忠和之救,匍匐之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解释: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出处:《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语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作宾语、分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示例:可是闯王知兄虚名,推诚相待,献策等又过为吹嘘。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英语:Fame is a magnifying glass.日语:評判(ひょうばん)が盛んであるが,実際(じっさい)はそれほどでない俄语:не заслуживать слáвы其他:<德>Es ist schwer,einem groβen Namen gerecht zu werden.近义词:盛名难副反义词: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