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看山 zhǔ hù kàn shān
解释: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语法:拄笏看山作谓语、宾语;指悠然自得的样子。示例: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近义词:拄笏西山...拄颊看山 zhǔ jiá kàn shān
解释:同“拄笏看山”。出处: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语法:拄颊看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拄笏西山、拄笏看山...摘山煮海 zhāi shān zhǔ hǎi
解释:摘:开发。开山炼铜,煮海取盐出处:《宋史·李继和传》:“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缺军须。”语法:摘山煮海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铸山煑海 zhù shān zhǔ hǎi
解释:《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有 豫章郡 銅山, 濞 則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煑海水爲鹽。”谓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后用“鑄山煑海”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宋 苏轼 《表忠观碑》:“而 吴 越 地方千里,帶甲十萬,鑄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宋 李纲 《理财论上》:“徵商榷酤,鑄山煑海,平準市易,香礬茶課之所取,不爲不多也。”...气壮河山 qì zhuàng hé shān
解释:同“气壮山河”。出处:唐·张说《序》:“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语法:气壮河山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概。英语:be imbued with sublime heroism俄语:величественный近义词:气壮山河...山简醉酒 shān jiǎn zuì jiǔ
解释:形容醉酒以及醉后潇洒姿态...山栖谷饮 shān qī gǔ yǐn
解释:栖息于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来喝。形容隐居生活。出处:《魏书 肃宗纪》:“其怀道丘园,昧迹版筑,山栖谷饮,舒卷从时者,宜广戋帛,缉和鼎饪。”语法:山栖谷饮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隐居生活。示例:唐 王维《与魏居士书》:“仆见足下裂裳毁冕,二十余年,山栖谷饮,高居深视。”英语:live in seclusion on the mountain近义词:枕流漱石...枕山栖谷 zhěn shān qī gǔ
解释:比喻过隐居生活。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语法:枕山栖谷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居生活。近义词:枕流漱石...山鸡眏水 shān jī yìng shuǐ
解释:比喻顾影自怜。同“山鸡照影”。出处:南朝·陈·徐陵《鸳鸯赋》:“山鸡眏水那自得,孤鸾对镜不成双。”...堑山堙谷 qiàn shān yīn gǔ
解释:指挖山填谷。亦作“堙谷堑山”。出处:《史记 秦始皇本记》:“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直通之。”语法:堑山堙谷作谓语、宾语;指改造自然。示例: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袁氏所厚,故袁尚归之,数入为害,公出卢龙,堑山堙谷五百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大辽水》近义词:堙谷堑山...山亏一蒉 shān kuī yī kuì
解释:《书·旅獒》“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語曰:‘行百里者半九十。’井掘九仞,猶爲棄井;山虧一蕢,遂無成功。”...緑水青山 lù shuǐ qīng shān
解释:指美丽的河山。 元 马致远 《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龍樓鳳閣都曾見,緑水青山任自然。” 明 刘道开 《岳庙》诗:“金戈鐵馬公生氣,緑水青山 宋 舊都。” 清 孙枝蔚 《与十四弟实夫自京口买舟入吴越》诗:“緑水青山對白眉,飄零那免客心悲。”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緑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 無奈小蟲何!”...青山緑水 qīng shān lù shuǐ
解释:青色的山,綠色的水,形容秀丽的景色。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在 夷陵 ,青山緑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青山緑水,渾如四壁開圖;紅葉黄花,絶似滿川鋪錦。” 贺敬之 《桂林山水歌》:“是山城呵,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山容海纳 shān róng hǎi nà
解释: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出处: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语法:山容海纳作定语;用于比喻句。近义词:山包海容...山锐则不高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解释: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语法:山锐则不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移山填海 yí shān tián hǎi
解释: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出处: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干,教你无处潜藏。”语法:移山填海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最后浮士德因忧愁了盲了目,在盲目中想象到他所从事着的移山填海的工作和在那新土地上人民安居乐业的乌托邦景象。郭沫若《努力把自己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工人》近义词:填海移山...山积波委 shān jī bō wěi
解释: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形容数量极多。出处: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三卷:“后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语法:山积波委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正俗》:“上司文移之庞杂,山积波委,日勤职业,犹惧不逮。”...山温水软 shān wēn shuǐ ruǎn
解释:形容景色幽雅出处:《桃花扇·拒媒》...鹤山仙人 hè shān xiān rén
解释:《南齐书·州郡志下》:“ 夏口 城据 黄鵠磯 ,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 ”后因称仙人 子安 为 鹤山仙人 。...山复整妆 shan fu zheng zhuang
解释: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指山说磨 zhǐ shān shuō mò
解释:比喻错此说彼。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语法:指山说磨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示例: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奴一节,不是那样人。(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英语:point to a hill and talk about grindstone--make concealed reference to something近义词:指桑骂槐、指黑道白...山回路转 shān huí lù zhuǎn
解释:形容山势环绕,山路曲折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语法:山回路转作定语;形容山区状况。示例:我喜欢这儿山回路转的景色英语:mountain with winding paths近义词:峰回路转...还我河山 huán wǒ hé shān
解释: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语法:还我河山作谓语;指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自己的国土。示例:毛泽东《团结到底》:“驱除日寇,还我河山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英语:Let's restore our lost land!近义词:还我山河...猿穴坏山 yuán xué huài shān
解释: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出处: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语法:猿穴坏山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猿穴坏山并不耸人听闻近义词:蚁穴溃堤...西山日迫 xī shān rì pò
解释: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语法:西山日迫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临近死亡。英语:be in one's later days近义词:西山日薄...奇山异水 qí shān yì shuǐ
解释: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出处: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语法:奇山异水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奇异瑰丽的山水。示例: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一半虽则也是奇山异水很多的日本地势使然,但一大半却也可以说是他们那些岛国民族的天性。”近义词:名山胜水...挟山超海 xié shān chāo hǎi
解释: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语法:挟山超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英语:an obvious impossibility近义词:天方夜谭反义词:易如反掌、小事一桩...挟泰山以超北海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解释: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语法:挟泰山以超北海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英语:jump over the North Sea with Mount Tai under one's arm其他:<德>ausgeschlossen sein...恩重泰山 ēn zhòng tài shān
解释: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出处: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语法:恩重泰山作谓语、定语;用于感激词。近义词:恩重如山、恩同山岳...气盖山河 qì gài shān hé
解释: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出处:《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语法:气盖山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近义词:气压山河...鸿毛泰山 hóng máo tài shān
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语法:鸿毛泰山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人死的价值轻重悬殊。示例: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章炳麟《敢死论跋语》)英语:comparisons of light and heavy近义词:鸿毛泰岱...死重泰山 sǐ zhòng tài shān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出处: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法:死重泰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不畏强御,忠肝沥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英语:One's death is weightier than Mount Tai.反义词:死轻鸿毛...泰山之安 tài shān zhī ān
解释: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语法:泰山之安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强之福。”反义词:累卵之危...安于泰山 ān yú tài shān
解释: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 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石韬玉而山晖 shí tāo yù ér shān huī
解释:韬:掩藏。石藏美玉,其山必有光辉。出处:晋·陆机《文赋》:“石韬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填海移山 tián hǎi yí shān
解释: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语法:填海移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他尽管有填海移山之志,但身体制约了他近义词:移山填海...水秀山明 shuǐ xiù shān míng
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语法:水秀山明作谓语、定语;形容风景优美。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5回:“话说浙江、钱塘西湖这个去处,果然天生佳丽,水秀山明。”英语:clear streams and green hills近义词:山明水秀...山遥水远 shān yáo shuǐ yuǎn
解释:谓道路遥远。出处: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语法:山遥水远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示例:久闻将军大名,争耐山遥水远,无由拜见威颜。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英语:far away and difficult of access近义词:山长水远、山长水阔反义词:近在咫尺...拔地摇山 bá dì yáo shān
解释: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出处: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语法:拔地摇山作谓语、定语;形容声势极大。近义词:地动山摇...满山遍野 mǎn shān biàn yě
解释: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语法:满山遍野作谓语、定语;形容数量多。示例:这时候就像塌了天一样,满山遍野都是大人哭孩子叫的声音。英语:all over the mountains and plains (wilderness)近义词:漫山遍野反义词: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