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guò

qiáo

chōu

bǎn

过桥抽板

成语意思

  • 解释: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 语法:

    过桥抽板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同过河拆桥。

  • 示例:

    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出处

    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清·曾朴·《孽海花》

成语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成功夺取了帝位,他深知权力的重要性,并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他选择赵普作为他的重要谋士,对于国家大事都与他商讨。当时,一些禁军将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因为在“陈桥兵变”中拥立赵匡胤称帝,因此在军队中拥有很大的势力。 赵匡胤对赵普表达了对国家不安定的担忧,并询问赵普有何良策。赵普回答称,天下不安的原因在于将领的权重而君主的权轻,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削弱将领的权力,收回军队的控制权,并掌控国家的财政。赵匡胤深以为然,并决定采取行动。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赵匡胤邀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赴宴。在酒宴上,赵匡胤故意表现出作为皇帝的苦衷和不安,暗示他们可能会因为部属的野心而被推上皇位,从而引发政变。将领们听后惊恐不已,纷纷向赵匡胤求取生路。 赵匡胤趁机提出了他的计划,即让将领们交出兵权,选择到地方担任节度使,享受富贵生活。这样既可以让将领们安享晚年,又可以消除君主与将领之间的猜忌和不安定因素。将领们虽然不情愿,但在赵匡胤的威逼利诱下,不得不答应交出兵权。 第二天,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纷纷请病假请求免去军职。赵匡胤一一批准,并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这些将领被任命为各地的节度使,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地方的军权被各州统辖,节度使变成了无权的虚衔。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赵匡胤成功地削弱了将领们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这一事件也被称为“杯酒释兵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策略之一。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guò,guo,guō
    guòguoguō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
  • 读音:qiáo
    (1)(名)桥梁(2)(名):~洞|~墩|~拱|~孔|~栏|~身|~头|~桩|~搭|吊~|拱~|架~|木~|脑~|鹊~|天~|栈~|独木~|过河拆~。(3)(名)(Qiáo)姓。
  • 读音:chōu
    (1)(动)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2)(动)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查(从中取一部分检查)|~肥补瘦。(3)(动)(某些植物体)长出:~芽|谷子~穗。(4)(动)吸:~烟|~水。(5)(动)收缩:
  • 读音:bǎn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

与过桥抽板相关的成语

与过桥抽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