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fán

shì

fèi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成语意思

    • 解释: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语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句式;作分句;指有准备就会成功。

    • 示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选集 论持久战》)

    • 英语:

      Any success depends upon previous preparations.

    • 近义词: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戴圣·《礼记·中庸》

成语故事

    从前鲁国的哀公, 晓得孔子深明政治学, 故向孔子问为政的方法。哀公问道:“治理国家靠什么?实行方法怎样?”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应靠九经。大凡九经的实行方法, 不外一个‘诚’字。凡事只要能做到诚实, 就一定会有实效。但诚实办事, 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凑效的。凡事都须预先下功夫, 功到自然成。如果平日不预先下功夫,就难免不失败。这就如同发言一样,必须在没有发言前就打好腹稿, 到发言时才不至于说漏了嘴。心里想做一件事, 必须事先做好准备, 然后着手去进行,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心里想实行一种主张, 必须事先好好研究, 然后努力推行, 才不至于后悔。总之, 说话、办事、行政都必须预先潜心考虑, 才有成功的希望。”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fán
    (1)(名)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天仙下~。(2)(副)平常:平~。(3)(副)凡是;所有:全书~十六卷。(4)(副)大概、要略:大~。(5)(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
  • 读音:shì
    [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
  • 读音:yù
    (1)(副)预先;事先:~备|~测。(2)(副)同“与”(yù)。
  • 读音:zé
    (1)(名)规范。(2)(名)规则。(3)(动)效法。(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8)(连)
  • 读音: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2)(形)直立的。(3)(动)建立;制定。(4)(动)指君主即位。(5)(动)存在;生存。(6)(副)立刻。(7)(Lì)姓。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yù
    (1)(副)预先;事先:~备|~测。(2)(副)同“与”(yù)。
  • 读音:zé
    (1)(名)规范。(2)(名)规则。(3)(动)效法。(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8)(连)
  • 读音:fèi
    (1)(形)不再使用;不再继续:作~。(2)(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料|~票|~气|~渣|~水|~纸。(3)(形)残废:~疾(残废)。

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关的成语

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