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ī

dòng

zhòng

起师动众

成语意思

    • 解释: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出处:

      《晋书·吕纂传》:“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

    • 语法:

      起师动众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 英语:

      draw in a lot of people to do something

    • 近义词:

      起兵动众、行师动众、兴师动众

    • 反义词:

      小打小闹、单枪匹马

出处

    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

    -----唐·房玄龄等·《晋书·吕纂传》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代,吴起身为魏国的西河太守,受到了魏武侯魏击的高度认可。某日,魏武侯询问吴起:“关于治理国家以达到无敌之态,是否在于制定严苛的法律,并确保赏罚分明呢?” 吴起深思熟虑后,从战略的高度给出了回答:“国家的强盛,并非仅仅依赖于严刑峻法。真正的无敌之道,在于人心所向。当将军的号令发布,士兵们乐意聆听并服从;当战争来临,需要调动兵马时,士卒们欣然响应,乐意出征;而当战场上刀光剑影,生死交织之际,士兵们却毫无畏惧,甚至乐于为国家捐躯。这三点,才是君主所应依赖的。” 魏武侯听后,继续追问:“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三者,使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国家效命呢?” 吴起微笑着回答:“这并不难。君主只需做到赏罚分明,提拔有功之人,给予他们应有的奖赏,以彰显功绩的尊贵;而对于那些尚未建功立业的人,也要给予适当的激励和鼓励,让他们看到立功的希望和可能。如此,士兵们自然会争先恐后,为了荣誉和奖赏而英勇作战,国家也将因此无人敢犯。”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ǐ
    [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 读音:shī
    [ shī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师法古人。4. 榜样: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
  • 读音: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2)(名)动作:一举一~。(3)(动)使用:~脑筋。(4)(动)感情起反应:~人。(5)(动)开始做:~工。(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 读音:zhòng
    (1)(形)多;许多。(2)(名)许多人:~生|听~。

与起师动众相关的成语

与起师动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