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òng
众
sàn
散
qīn
亲
lí
离
一般成语
四字成语
ㄓㄨㄥˋ ㄙㄢˋ ㄑ一ㄣ ㄌ一ˊ
ZSQL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晋书·慕容垂传》:“淮南之败,众散亲离,而垂侍卫圣躬,诚不可志。”
众散亲离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得人心。
众叛亲离、亲离众叛
出处
(苻不曰)淮南之败,众散亲离,而(慕容)垂侍卫圣躬,诚不可忘。
-----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垂载记》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因权力欲望,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国君。这一行为在国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感与不满。为了平息国内的怨愤,州吁巧妙地编造了一个为先君复仇的借口,借此联合陈国、宋国、蔡国一同攻打郑国,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鲁国的国君得知此事后,心中充满了忧虑,他询问手下对州吁此举的看法,以及他是否能成功稳固自己的统治。手下深思熟虑后回答道:“阻兵无众,安忍无亲,此乃众叛亲离之兆,难以长久。”言下之意是,过度依赖武力将失去民众的支持,过于残忍则会导致亲人离弃。一旦民众反对,亲信背离,他的统治将难以为继。果不其然,不久后,州吁就被卫国的忠臣石碏所杀。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众叛亲离”,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失去民心而陷入极其孤立的境地,有时也称作“众散亲离”或“亲离众叛”。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众散亲离相关的成语
与众散亲离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