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í

zhōng

wèi

食不终味

成语意思

    • 解释:

      同“食不甘味”。

    • 出处: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 语法:

      食不终味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英语:

      eat but have not any taste for it

    • 近义词:

      食不知味、食不遑味、食不甘味

出处

    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曾向楚威王阐述秦国的野心,他坚决地指出秦国意图一统六国。他进一步分析,若楚国选择与秦国结盟,采取“连横”之策,将无法有效遏制秦国的疆域扩张,最终或许要面临割地求和的困局。反之,若楚国能联合其他各国,共同实施“合纵”战略以抵抗秦国,则楚国将成为各国团结的中心。楚威王对此深以为然,他表达道:“寡人因国家之事忧虑重重,夜不能寐,食不知其味,心中如悬旌般忐忑不安。今先生有志于统一天下,安抚诸侯,拯救危亡,寡人愿将国家托付于先生,唯命是从。”这即是说,他因过度忧虑而寝食难安,现在既然苏秦有意整合力量,挽救危局,他愿意全权委托,听从苏秦的指示。随后,楚国与赵国等六国结成了联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使秦国一度对六国望而却步。自那时起,“食不甘味”这一成语便广为流传,用以形容人因忧虑或忙碌而食欲不振,其别称还包括“食不终味”和“食不知味”。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shí,sì
    shísì1. 吃: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zhōng
    (1)(形)最后;末了:~点|~场|~极|~审|~霜。(2)(名)指人死:临~。(3)(副)终归;终于;到底:~必|~将。(4)(形)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日|~岁|~年|~生。(5)姓。
  • 读音:wèi
    (1)(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道。(2)(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3)(名)意味;趣味:兴~。(4)(动)辨别味道。(5)(量)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

与食不终味相关的成语

与食不终味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