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hèng

tōng

rén

政通人和

成语意思

    • 解释: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 语法:

      政通人和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示例:

      清 鲍廷博《青本刻<聊斋志异>纪事》:“及擢守严陵,政通人和,始从事于梨枣。”

    • 近义词:

      安居乐业、政修人和、国泰民安

    • 反义词:

      颠沛流离、兵荒马乱

出处

    沔州刺史贾载,吾家之良也。理沔州未期月,而政通民和。

    -----唐·贾至·《沔州秋兴亭记》

成语故事

    在北宋的庆历年间,范仲淹及其同仁推动的政治革新运动——庆历新政,因诸多内外因素而未能如愿成功。范仲淹因此与当时的宰相吕夷简产生矛盾,被贬至邓州。此时,他的挚友滕子京从遥远的湖南寄来一封书信,诚邀范仲淹为新竣工的岳阳楼撰写一篇纪念文章。滕子京还特地寄来一幅《洞庭晚秋图》,意图以此启发范仲淹的文思。范仲淹欣然允诺。庆历六年,范仲淹挥毫泼墨,创作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在文中,他写道:“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那些曾经被搁置或荒废的事业也重新焕发生机。这不仅是对滕子京治理能力的极高赞誉,也体现了范仲淹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尽管身处逆境,范仲淹仍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的这种高尚情操和坚定的信念,即使在遭受迫害的情况下,也未曾动摇。这种顽强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时,《岳阳楼记》也是范仲淹对同样遭遇贬谪的滕子京的一种鼓励和安慰,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理想的坚守。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3.
  • 读音: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hèhuóhuòhú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

与政通人和相关的成语

与政通人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