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chūn

qiū

皮里春秋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 出处:

      《晋书 褚裒传》:“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 语法:

      皮里春秋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 英语:

      refrain from outspoken attack

    • 近义词:

      皮里阳秋

出处

    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褚裒传》

成语故事

    褚裒是东晋时候有名的人物,年轻时就显露出来一种非凡的气度。他为人正派、耿直,办事谨慎、小心,不爱说话,更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功劳,很受朝廷官员们的赏识。连当时的名人谢安都常在众人面前夸奖他。 有一天,功名显赫的朝廷尚书吏部郎桓彝,看见褚裒,紧盯着他,看了半晌才缓缓地笑着说:“哈哈,果然是名不虚传,我看褚裒是有皮里阳秋,虽然他口头上不表示什么,但心里却是非分明、极有主见,可以说他身上具备四时的正气……”当初,褚裒在郗鉴部下做参军,后来升迁为司徒从事中郎。 褚裒中年以后,他的女儿嫁给了康帝司马岳,他成为皇后的父亲,于是官职高升,做了朝廷的尚书。褚裒为官清廉,生活很简朴,虽然做了那么大的官,还是皇亲,但他仍然叫自己家的仆童买柴买菜,从不假公济私。他在朝廷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以后,总觉得心里不安,怕别人说他依靠皇后的势力专权,几次要求离开京城,到外去任职。后来,朝廷同意了褚裒的请求,派他去都督兖州、徐州的军事,出镇京口。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pí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4)(名)表面:地~|水~儿。(5)(名)
  • 读音:lǐ
    [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3.街坊:邻~。~弄。4.家乡
  • 读音:chūn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2)(名)男女情欲:~情。(3)(名)姓。
  • 读音:qiū
    (1)(名)秋季:深~|~风|~雨。(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5)(名)

与皮里春秋相关的成语

与皮里春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