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ì

bìng

势不并立

成语意思

    • 势不并立解释:

      势:情势,状况;并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势不并立出处:

      《晋书·刘琨传》:“臣与二虏,势不并立。”

    • 势不并立语法:

      势不并立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

    • 势不并立英语:

      at daggers

    • 势不并立近义词:

      势不两立、势不两全、势不两存

    • 势不并立反义词:

      亲密无间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shì
    (1)(名)势力:权~。(2)(名)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如破竹。(3)(名)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4)(名)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趋~|局~。(5)(名)姿态:手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bìng,bīng
    bìngbīng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
  • 读音: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2)(形)直立的。(3)(动)建立;制定。(4)(动)指君主即位。(5)(动)存在;生存。(6)(副)立刻。(7)(Lì)姓。

与势不并立相关的成语

与势不并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