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失
zhī
之
háo
毫
lí
厘
chà
差
zhī
之
qiān
千
lǐ
里
常用成语
八字成语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ㄕ ㄓ ㄏㄠˊ ㄌ一ˊ,ㄔㄚˋ ㄓ ㄑ一ㄢ ㄌ一ˇ
SZHLCZQL
复句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作宾语、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陶铸《崇高的理想》:“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One false step will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出处
《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保傅》
成语故事
西汉名将赵充国,出身于上邽(今甘肃清水县),以智勇双全著称。在一次奉汉宣帝之命平定西北地区叛乱的行动中,他发现了叛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内部并不团结。于是,赵充国决定采取招抚策略,而非直接武力镇压。 通过赵充国的努力,果然有一万多叛军选择归顺朝廷。看到这一成果,赵充国计划撤回大部分骑兵,仅留下少数部队在原地屯田,以等待剩余叛军逐步归顺。然而,就在他准备将这一计划上报给皇帝时,宣帝却突然下达了全面攻击叛军的命令。 赵充国的儿子赵卯得知此事后,十分担忧父亲的安危,连忙派人劝说父亲遵从皇帝的命令,以免因违抗圣意而招致不幸。然而,赵充国却坚定地回忆起过去的教训:他曾建议让懂军事的酒泉太守辛武贤驻守西北,但皇帝却选择了不懂军事的义渠安国,结果导致大败;他曾建议朝廷储备足够的粮食以稳定边境,但因种种原因,这一建议未能得到完全执行,最终导致了动乱的扩大。 想到这些,赵充国深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道理。他明白,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往往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使面临皇帝的命令,也要为国家的安宁和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 于是,赵充国将自己的撤兵、屯田计划详细奏报给宣帝。宣帝在深思熟虑后,最终接受了赵充国的建议。通过招抚策略,叛军逐渐归顺,西北地区恢复了往日的安宁。赵充国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赢得了宝贵的和平与稳定。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关的成语
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