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qián

dǎo

前徒倒戈

成语意思

    • 解释: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 出处: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语法:

      前徒倒戈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郭沫若《屈原研究》:“当兵的结果,故惹起‘前徒倒戈’的悲剧,便是俘虏兵掉头,或奴隶叛变。”

    • 近义词:

      反戈一击

出处

    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尚书·武成》

成语故事

    “前徒倒戈”比喻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自己。 此典出自《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商纣王是个暴虐的国君。人民非常痛恨他。 当时,周国是商朝的附属国。周文王励精图治,积极准备力量,决心消灭纣王。他善于笼络人心,因此许多诸侯国都背离商朝,归附了周国。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周武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完成灭商大业。公元前1066年,武王率领兵士四万五千人,勇士三千人,战车三百辆,讨伐商纣王。各诸侯国纷纷起来响应。 周武王指挥大军向商朝别都朝歌,(现在河南省淇县)发起猛烈进攻,攻到牧野,(现在河南省汲县北部),距朝歌七十里路。周武王在牧野召开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状,号召将士团结战斗,奋勇杀敌。 当时,商纣王正在宫中和妃子饮酒取乐,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惊慌不已,匆忙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商军官兵不愿替纣王打仗,战斗一开始,纣王前锋部队的士兵就,配合周军,掉转矛头向纣王杀去。结果商军大败,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把木杵都漂起来了。纣王走投无路,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

字义分解

  • 读音:qián
    (1)(名)空间或位置在正面的:~门|村~村后。(2)(名)往前走:勇往直~|畏缩不~|停滞不~|一往无~。(3)(名)次序靠近头里的:~排|~三名|~者。(4)(名)过去的;较早的:~天|从~|~功
  • 读音: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3)(副)徒然:~自惊扰。(4)(名)徒弟;学生。(5) 姓。(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7)(名)同一派
  • 读音:dǎo,dào
    dǎodào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 把容器
  • 读音:gē
    (1)(名)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Gē)姓。

与前徒倒戈相关的成语

与前徒倒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