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miàn

huī

面如灰土

成语意思

  • 解释:

    同“面如土色”。

  •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转,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于王妃,妃展巾抵地,大骂狂伧,祸不远矣!’生大惊,面如灰土,长跽请教。”

  • 语法:

    面如灰土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指惊恐。

出处

    孙婆只道被俞良所告,惊得面如土色。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故事

    在《警世通言》的古老篇章中,描绘了一个南宋时期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良,一位志向远大的秀才,曾怀揣着梦想参加科举考试,却不幸在孙婆的客栈中落榜,身无分文,心灰意冷。那段日子里,俞良每日借酒消愁,夜晚则辗转于客栈的简陋床铺。孙婆,一个善良但普通的客栈主人,眼见俞良的落魄,心生同情,赠予他两贯钱,希望他能离开此地,重新寻找生活的希望。然而,俞良的心已被绝望填满,他决定用这最后的钱财在西湖边的丰乐楼饱餐一顿,然后投湖自尽。在那悲伤而决绝的夜晚,他借着酒意,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鹊桥仙》,署名“锦里秀才俞良作”。 就在同一时刻,太上皇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西湖上冲天而起的两道黑气。解梦者告诉他,这预示着有一位贤人流落此地,心中充满了怨气。太上皇闻讯,急忙前往西湖,期望能寻得这位贤人。当太上皇来到丰乐楼,看到俞良留下的《鹊桥仙》时,他心中一动,认定俞良便是梦中的那位贤人。于是,他立即下令地方官去寻找俞良。官差们匆匆赶到孙婆的客栈,急切地呼唤着“俞良”的名字。孙婆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惊,误以为俞良因为之前的宿怨而告发了她。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土,惊恐万分。自那日起,“面如土色”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以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或紧张时,脸色变得苍白如同泥土一般。有时,人们也会用“面色如土”或“面如灰土”等词语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2)(动)向着:背山~水。(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4)(动)当面:~谈|~洽。(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
  • 读音:rú
    [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4. 到,往:如厕。5. 假若,假设:如
  • 读音:huī
    (1)(名)物质经过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东西(基本义):炉~|草~|骨~|烟~|油~。(2)(名)尘土;某些粉末状的东西:~尘|~土|炮~。(3)(名)特指石灰。(4)(名)像木柴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白
  • 读音:tǔ
    (1)(名)泥土;土壤(2)(名)土地。(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6

与面如灰土相关的成语

与面如灰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