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kuāng

dǎi

以匡不逮

成语意思

    • 解释:

      匡:匡正;不逮:不及,考虑不周的地方。达到改正不周全地方的目的。多用于请人提意见。

    • 出处:

      《后汉书·李充传》:“幸托椒房,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

出处

    幸托椒房,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充传》

字义分解

  • 读音: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2)(介)依:~次就座。(3)(介)因:何~知之?(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
  • 读音:kuāng
    (1)(动)〈书〉纠正:~正|~谬。(2)(动)〈书〉帮助;救:~助。(3)(动)〈方〉估计:~计|~算。(4)(动)料(5)(动)(多见于早期白话):不~。(6)(动)(Kuānɡ)姓。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dài,dǎi
    dàidǎi1. 到,及:力有未逮。2. 捉拿:逮捕。逮系。1. 捉,捕,用于口语:逮老鼠。逮蝗虫。

与以匡不逮相关的成语

与以匡不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