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láng

tūn

yàn

狼吞虎咽

成语意思

    • 解释: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 语法:

      狼吞虎咽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吃东西的样子。

    • 示例:

      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 英语:

      garbage down

    • 日语:

      急(いそ)いでまるのみするさま,めちゃくちゃに飲食(いんしょく)する

    • 俄语:

      жáдно наброситься на еду

    • 其他:

      <德>etwas wie ein Wolf verschlingen

    • 近义词:

      大吃大喝、饥不择食、食不甘味、风卷残云

    • 反义词:

      细嚼慢咽

出处

    若有人请我,到得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赛了,方才吃酒。

    -----元·无名氏·《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成语故事

    晁盖得了刘唐的报信,决定截取梁中书送给蔡京的寿礼生辰纲,但觉得人力不够,便由吴用到石碣村约阮家三兄弟即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入伙,来取这不义之财。吴用到了石碣村,先后找着了阮家三兄弟。阮家三兄弟就请吴用吃酒。他们敬重吴用,也很亲密,吃起来不受拘束,所以吴用吃了几块牛肉就不吃了,阮家三兄弟则大吃特吃。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láng
    (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
  • 读音:tūn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2)(动)并吞;吞没:侵~|鲸~。
  • 读音: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
  • 读音:yān,yàn,yè
    yānyànyè1.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咽喉。1.

与狼吞虎咽相关的成语

与狼吞虎咽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