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hī

mìng

zhī

nián

知命之年

成语意思

    • 解释: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 语法:

      知命之年偏正式;作宾语;指50岁。

    • 示例:

      唐·白行简《李娃传》:“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出处

    五十而知天命。

    -----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为政》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经历知命之年以致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zhī,zhì
    zhīzhì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知县(旧
  • 读音:mìng
    (1)(名)生命;性命。(2)(名)命运(3)(名):算~。(4)(名)(动)命令(5)(名);指派:~驾。(6)(名)(名)命令(7)(名);指示:奉~|待~。(8)(名)(动)给与(名称等):~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2)(名)每年的:~会|~鉴。(3)(名)岁数。(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

与知命之年相关的成语

与知命之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