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hì

ér

wèn

置而不问

成语意思

    • 解释:

      置:设置。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 出处:

      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啬夫,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置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 语法:

      置而不问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近义词:

      置之不理

出处

    及蜀王以罪废,官属多罹其患。上以仁恭素质直,置而不问。

    -----唐·魏征等·《隋书·王仁恭传》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zhì
    (1)(动)搁;放:~备|~身|置放。(2)(动)设立;布置:~办|设~。(3)(动)购置:添~。
  • 读音: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wèn
    (1)(动)请人解答(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3)(动)审讯;追究:~供。(4)(动)管;干预:不闻不~。(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6)姓。

与置而不问相关的成语

与置而不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