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罪
bù
不
shèng
胜
zhū
诛
生僻成语
四字成语
辠不勝誅
ㄗㄨㄟˋ ㄅㄨˋ ㄕㄥˋ ㄓㄨ
ZBSZ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罪不胜诛作谓语、宾语;指罪恶极大。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辽主忿然道:‘罪不胜诛,说他做甚!’”
出处
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常为庶常》
成语故事
有人去见孟子,希望他谈谈对冉求的看法。孟子说:“冉求做季康子的家臣,不但不施仁政,反而把田税增加了一倍,孔子都不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学生,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谈的呢?”来见孟子的人又问:“冉求为季康子搜刮钱财都被孔子所唾弃,那么,那些帮助君主打仗的人又该如何看待呢?”孟子面有怒色地说:“那些好战的人们为了争夺土地,争夺城池,不知杀死了多少人啊!这种人啊,真是‘罪不容于死’(意思是:就是处他们的死刑,也抵不过他们犯下的罪)。”来见孟子的人说:“您说得非常正确,可是谁来处他们的死刑呢?”孟子听后默然不语,无言以对。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罪不胜诛相关的成语
与罪不胜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