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jiào

ér

shā

不教而杀

成语意思

    • 解释: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语法:

      不教而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 英语:

      execute without teaching

    • 近义词:

      不教而诛

    • 反义词:

      谆谆教诲

出处

    不教而杀谓之虐。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尧曰》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56岁的孔子担任鲁国的大司寇,他上任时颁布了三大法令,实行实价买卖,男女分道而行,款待外国人。当时少正卯出来反对被抓,手下问孔子杀不杀,孔子一向推行“仁政”,主张教育,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 就把他抓入牢中。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jiào,jiāo
    jiàojiāo1.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教课。你教给我
  • 读音: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
  • 读音:shā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2)(动)战斗:~出重围。(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

与不教而杀相关的成语

与不教而杀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