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chū

ěr

fǎn

ěr

出尔反尔

成语意思

    • 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语法:

      出尔反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 示例: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 英语:

      go back on one's words

    • 日语:

      前言(ぜんげん)を翻(ひるが)えす

    • 其他:

      <德>einmal so,einmal so<法>volte-face

    • 近义词:

      反复无常、翻云覆雨、朝三暮四、反复不定、言而无信、食言而肥、三反四覆、自食其言、言而不信

    • 反义词:

      说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为定、言出必行、言而有信

出处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成语故事

    邹国与鲁国发生殴斗,邹国吃了亏。邹穆公就去请教孟子:“在这次争斗中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老百姓坐视不救,一个也没有死。我们杀他们,但他们是杀不完的;要不杀他们,他们确实是太可恨。你看怎么办是好呢?”孟子回答说:“在那荒年的日子里, 你的老百姓是怎样的呢? 老弱病残的,饿死在山沟里,年青力壮的, 就四出逃荒, 人数有好几千。你的仓库里不是没有粮食,国库里不是没有钱财。可你的官吏既不向你报告灾情,也不赈济难民。这不就是残害老百姓吗?曾子说过,做人君要戒而又戒的是: 你怎么对待老百姓, 老百姓也会怎么样对待你。你就不要计较老百姓的过失了。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
  • 读音:ěr
    (1)(代)你。(2)(代)如此;这样:果~。(3)(代)那、这:~曰。(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
  • 读音:fǎn
    (1)(动)回;还:~击。(2)(动)反抗;反对:造~。(3)(动)翻转:~复。(4)(动)推及:举一~三。(5)(形)与“正”相对:~面。(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读音:ěr
    (1)(代)你。(2)(代)如此;这样:果~。(3)(代)那、这:~曰。(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

与出尔反尔相关的成语

与出尔反尔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