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ì
匿
jì
迹
xiāo
销
shēng
声
生僻成语
四字成语
匿跡銷聲
ㄋ一ˋ ㄐ一ˋ ㄒ一ㄠ ㄕㄥ
NJXS
联合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匿迹销声作谓语;指隐藏。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有些组织已在无形中匿迹销声了。”
出处
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清·方苞·《方苞集·一四·记寻大龙湫瀑布》
成语故事
唐朝时候,在京都长安城有位姓宗的年轻人,精于提炼金银,与卖烧饼的陈敬宣曾是好友。然而,两人因争夺一位美女而反目成仇。两人绝交后,陈敬宣官运亨通,成为西川节度使。当长安城发生叛乱,僖宗皇帝逃往蜀地避乱时,姓宗的年轻人也随大流逃至锦江。他知道这里是陈敬宣的地盘,担心陈敬宣会找他报仇,于是他不敢安定下来,只能四处游荡,隐姓埋名,准备消失得无踪无迹,结果最终还是在内江被陈敬瑄所杀。 该故事演变出“销声匿迹”这一成语,也作“消声匿迹”、“匿迹销声”、“消声灭迹”等,用来形容消除声音,隐藏身影,让人无法察觉其存在。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匿迹销声相关的成语
与匿迹销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