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xiāo

shēng

匿迹销声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 语法:

    匿迹销声作谓语;指隐藏。

  • 示例: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有些组织已在无形中匿迹销声了。”

出处

    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清·方苞·《方苞集·一四·记寻大龙湫瀑布》

成语故事

    唐朝时候,在京都长安城有位姓宗的年轻人,精于提炼金银,与卖烧饼的陈敬宣曾是好友。然而,两人因争夺一位美女而反目成仇。两人绝交后,陈敬宣官运亨通,成为西川节度使。当长安城发生叛乱,僖宗皇帝逃往蜀地避乱时,姓宗的年轻人也随大流逃至锦江。他知道这里是陈敬宣的地盘,担心陈敬宣会找他报仇,于是他不敢安定下来,只能四处游荡,隐姓埋名,准备消失得无踪无迹,结果最终还是在内江被陈敬瑄所杀。 该故事演变出“销声匿迹”这一成语,也作“消声匿迹”、“匿迹销声”、“消声灭迹”等,用来形容消除声音,隐藏身影,让人无法察觉其存在。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nì
    (动)隐藏;不让人知道:~伏|~名|~影藏形。
  • 读音:jì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 读音:xiāo
    (1)(动)熔化金属:~金。(2)(动)除去;解除:撤~|~假。(3)(动)销售:畅~|脱~。(4)(动)消费:花~。(5)(名)销子。(6)(动)插上销子。
  • 读音:shēng
    (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

与匿迹销声相关的成语

与匿迹销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