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yáng

qiū

皮里阳秋

成语意思

    • 解释: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 语法:

      皮里阳秋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

    • 英语:

      criticize mentally

    • 近义词:

      指桑骂槐、委婉曲折

    • 反义词:

      说一不二、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出处

    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战国末期·荀子·《荀子·礼论》

成语故事

    “皮里春秋”这一成语正是源于褚裒的故事。桓彝见到褚裒后,对其内在的品质深感赞叹,用“皮里春秋”来形容褚裒虽然表面上不显露什么,但内心却自有褒贬、明辨是非。这个成语后来便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有主见、有褒贬,但不在外表上显露出来。 褚裒的清廉和简朴更是令人敬佩。他身处高位,却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种高尚的品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得。他担心人们会说他依靠皇后的势力专权,因此多次请求离京任职外地,这种谦逊和谨慎也显示出了他的高尚品质。 “皮里春秋”或“皮里阳秋”这一成语的流传,不仅体现了褚裒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东晋时期士人的一种精神风貌。他们追求内心的坚定和正直,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pí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4)(名)表面:地~|水~儿。(5)(名)
  • 读音:lǐ
    [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3.街坊:邻~。~弄。4.家乡
  • 读音:yáng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4
  • 读音:qiū
    (1)(名)秋季:深~|~风|~雨。(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5)(名)

与皮里阳秋相关的成语

与皮里阳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