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duó

zhì

匹夫不可夺志

成语意思

    • 解释:

      谓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后汉书·李陈庞等传论》:“ 任棠 、 姜岐 ,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 汉阳 之幽人乎……语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出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

成语故事

    该成语源自《论语·子罕》,其中写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一国军队可以更换主帅;但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坚定的志向。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这正是成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来源,也称“匹夫不可夺志”,比喻个人志向气节十分重要。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pǐ
    (1)(动)比得上;相当;相配:~敌|~配。(2)(动)单独:~夫。(3)(量)用于马、骡等:二~马。(4)(量)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一~绸子|两~布。
  • 读音:fū,fú
    fūfú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kě,kè
    kěkè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5. 尽,满:可劲儿干。6. 大约
  • 读音:duó
    (1)(动)强取;抢:~取。(2)(动)争取得到:~高产。(3)(动)作决定:定~。(4)(动)使失去:剥~。(5)(动)失去;脱漏(文字):讹~。(6)(动)冲:~门而入。
  • 读音: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2)(名)姓。(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4)(动)记:~喜|~哀。(5)(名)文字记录:杂~。(6)(名)记号:标~。

与匹夫不可夺志相关的成语

与匹夫不可夺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