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èng

chén

釜鱼甑尘

成语意思

    • 解释: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 出处: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 语法:

      釜鱼甑尘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英语:

      Fish has spawned in cooking vessels and dust has covered kitchen utensils.

    • 近义词:

      釜中生尘、釜中生鱼

出处

    (先君)砥砺德业,维古人之风性磊落自喜,虽釜鱼甑尘,啸咏自若。

    -----明·宋懋澄·《九篇集·六·先 府君本传》

成语故事

    范冉是东汉桓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最初被任命为莱芜长,但因母亲去世而未上任。后来,他被太尉府征召,虽勉强前往,但因其性格急躁且难以融入官场世俗,便在腰带上悬挂柔软的毛皮以自警,提醒自己要冷静。然而,范冉对官场生活并无留恋,当有机会晋升为侍御史时,他选择了逃离,转而隐居在梁国和沛国之间。在隐居期间,范冉的生活异常艰辛。他推着小车,带着妻儿,靠捡拾废品为生。初到隐居之地时,他甚至没有房屋可住,只能在树荫下过夜。家中贫困到常常没有粮食下锅,连烹饪的锅碗瓢盆都积满了灰尘,甚至长出了蠹虫。当时的人们常用“锅里生尘的是范史云,锅里长鱼的是范莱芜”来形容他的生活状态,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甑尘釜鱼”或“鱼釜尘甑”、“釜鱼甑尘”、“釜中生鱼”,用来形容家境贫寒、久无炊烟的情景,同时也赞誉那些清廉自守、不贪图权势的官吏。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fǔ
    (名)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沉舟|~底抽薪。
  • 读音: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2)(Yú)姓。
  • 读音:zèng
    (1)(名)古代炊具。(2)(名)(~子)蒸米饭等用的木制桶状器具。(3)(名)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饭~|曲颈~。
  • 读音:chén
    (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2)(名)尘世:红~|~俗。

与釜鱼甑尘相关的成语

与釜鱼甑尘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