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tāng

sān

miàn

汤去三面

成语意思

  • 解释: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 出处: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 语法:

    汤去三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示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畅传》:“汤去三面,八方归仁。”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tāng,shāng
    tāngshāng1.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2.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汤。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
  • 读音:qù
    (1)(动)离开:拿~|~世|~职|~留两便。(2)(动)失去;失掉:大势已~。(3)(动)除去;除掉:~病|~火|~皮。(4)(动)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5)(副)过去的;特指过去的一
  • 读音: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读音:miàn
    (1)(名)头的前部;脸:~孔。(2)(动)向着:背山~水。(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4)(动)当面:~谈|~洽。(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

与汤去三面相关的成语

与汤去三面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