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tóu

五体投地

成语意思

    • 解释:

      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 出处:

      《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 语法:

      五体投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 示例:

      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 英语:

      worship sb.

    • 日语:

      敬服(けいふく)して地(じ)べたにひれ伏(ふ)す

    • 俄语:

      нескрываемое восхищение<падать ниц>

    • 其他:

      <德>sich vor jm ehrfürchtig zu Boden werfen<法>approuver sans réserve

    • 近义词:

      心悦诚服、甘拜下风、顶礼膜拜

    • 反义词: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出处

    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

    -----·佚名·《无量寿经》

成语故事

    “五体投地”是佛教徒用以礼敬三宝(佛、法、僧)的仪式,以双膝双肘及头五处著地行礼,见用于佛经中。如唐・中天竺沙门般刺蜜帝译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经中述及阿难,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及十大弟子之一,有“多闻第一”的称号。有一次他出外托钵化缘,受到淫女魔咒诱惑不能自持,在快要破戒的最后关头,他心中动念向佛陀求救,佛陀受到感应立即派文殊菩萨将他救回。回来后在佛陀座前忏悔,恨自己平日没有用心修持,以致道力不足不能抵抗魔咒,请求佛陀开示修持法门。佛陀就问他:“你的心在何处?”他回答:“我的心在我的身体里。”结果被佛陀否定了。可是他不服气,接著相继提出七种答案,但都一一遭到佛陀的否定。这时候他起身,露出右肩,右膝著地,双手合十,请求佛陀大发慈悲开示众生,使众生能够认识自己的真心本性,说完随即行双膝双肘及头五处著地的大礼。“五体投地”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在《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槃那寐》中记载:“三头至地者,即五体投地,故大论云:『人之一身,头最为上,足最为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佛教徒沿用此礼来敬奉佛陀、佛法、僧人。后来“五体投地”也被用来比喻非常钦佩对方。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
  • 读音:tǐ,tī
    tǐtī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
  • 读音: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3)(动)投射。(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6)(动)迎合。(7)(副)临;在…之
  • 读音:dì,de
    dì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

与五体投地相关的成语

与五体投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