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shān

kòu

山木自寇

成语意思

    • 解释:

      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出处:

      《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语法:

      山木自寇作定语;指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近义词:

      直木先伐

出处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战国·庄子·《庄子·人世间》

成语故事

    “山木自寇”是指树木长成可用之材后,被拿去做成斧柄,之后再遭到自己木材做成的斧柄砍伐。“寇”,有劫取、掠取之义,在此处是砍伐的意思。山上的树木,有的做成了斧柄,最后又来砍伐树木。油膏可以作为燃料照明四方,却因点燃火烛而受煎熬。桂树的树皮因为可供药用,所以被人砍伐。漆树也因为有用处,所以被人割取。庄子所要表达的是,大家都只知道有用事物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事物的作用,在于得以保全。后来“山木自寇”被用来比喻人因拥有才能而招致祸患。在唐・张九龄的〈杂诗〉五首之五中:“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用的就是《庄子・人间世》的故事,加以改变词形而成。意思是说:树木与石头都因为有用处,而被人砍伐或利用。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 读音:mù
    (1)(名)树木:伐~|果~。(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4)(名)棺材:棺~|行将就~。(5)(Mù)姓。(6)(形)质朴
  • 读音:zì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
  • 读音:kòu
    (1)(名)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海~|外~。(2)(动)敌人来侵略:入~。(3)(Kòu)姓。

与山木自寇相关的成语

与山木自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