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yīn

xún

gǒu

ān

因循苟安

成语意思

    • 解释:

      因循:照旧不改;苟安:苟且偷安。沿袭旧的一套,苟且偷安过日子

    •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北平人并不尽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苟安。”

    • 语法:

      因循苟安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出处

    是以慎忌集于中,由政事废于表,因循苟且之心作,强毅久大之性亏。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

成语故事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升任宰相,他怀揣着对国家深切的忧虑和变革的决心,开始了著名的变法改革。在《上时政疏》中,他深刻剖析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写道:“夫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倖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晋、梁、唐三帝者,不知虑此,故灾稔祸变,生于一时,则虽欲复询考讲求以自救,而已无所及矣!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过今日,则臣恐亦有无所及之悔矣。”这段话警示世人,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行为或许能短暂地侥幸避祸,但绝非长久之计。历史上的晋、梁、唐三位帝王便是前车之鉴,他们未能及时醒悟,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王安石认为,当下正是大有可为的时机,必须抓紧时机进行改革,否则将来必定追悔莫及。 王安石的思想充满了革新精神,他不盲从权威,不拘泥于教条,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复杂的政治因素,他的变法最终未能成功。然而,他的思想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语“因循苟且”便是从这段历史中提炼而来,意指沿袭旧规,马虎敷衍,只图维持现状,得过且过。这一成语不仅警示后人要勇于创新,敢于改革,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选择逃避,而应积极面对,寻求解决之道。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īn
    (1)(动)〈书〉沿袭:~循。(2)(介)〈书〉凭借;根据:~势利导|~陋就简|~地制宜|~人成事。(3)(名)原因(跟‘果’相对):~由|事出有~|前~后果。(4)(连)因为:~病请假|会议~故改期
  • 读音:xún
    (动)遵守;依照;沿袭:因~守旧|~环|~理|~序渐进。
  • 读音:gǒu
    (1)(形)随便:一丝不~|不~言笑。(2)(Gǒu)姓。(3)(连)〈书〉假使;如果。
  • 读音:ān
    (1)(形)安定:心神不~。(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

与因循苟安相关的成语

与因循苟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