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yuē

sān

zhāng

约法三章

成语意思

    • 解释: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语法:

      约法三章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示例:

      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邹韬奋《经历 种种尴尬》)

    • 英语:

      three…point covenant

    • 俄语:

      общее установление<договориться уговор>

    • 反义词:

      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出处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故事

     关于“约法三章”这个典故,来源于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秦二世三年,就是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大军顺利进入关中,驻扎在离咸阳不远的灞上。秦王子婴一看战不成,守也使不得,只好向刘邦投降。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朝帝国就这样灭亡了。   于是,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城,将士们开始抢夺金银财物。刘邦也深入宫中,但见各种珍奇古玩、金银珠宝琳琅满目,又见美女如云,刘邦顿时神魂颠倒,飘飘欲仙。他没多想,就往胡亥的龙床上一躺,闭目养起神来。   这时,刘邦手下的爱将樊哙突然闯了进来。樊哙一进门就直言不讳地说:“沛公是想取得天下呢,还是想当个富翁?这些奢华之物,正是秦朝灭亡的祸根。请速还军灞上,切莫迷恋于此!”   刘邦一听,觉得樊哙之言不无道理,但他又确实舍不得离开。这时正好张良走了进来,劝道:“秦如此无道,为天下人所痛恨,所以我们才起兵攻灭他。沛公刚入秦都,便想在宫中寻欢求乐,这岂不是重蹈秦辙吗?我劝沛公切莫因为图一时快活而毁了大业!古人有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沛公依从樊哙之言,从速离开这里!”张良一席话,令刘邦幡然省悟。刘邦当即下令兵士查封皇宫府库,然后带领众将士返回灞上军营中。   为了安民,刘邦遍召当地父老乡亲,公开宣布说:“现与诸位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时苛法全部废除!凡官吏民众,均不必惊慌。”随后,刘邦派出使者,协同各地原来的秦吏,将这著名的“约法三章”通告各地,受到秦地民众的欢迎,他们奔走相告。这一正确决策,对日后刘邦称王并建立汉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耶律楚材曾在《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诗中赞叹道:“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刘邦因“约法三章”受到民众的拥护,为他后来夺得天下打下了基础。看来,这“法”大可治军治国,小可规范个人行为。健全的法制,是国富兵强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uē,yāo
    yuēyāo1. 绳子。2. 拘束,限制: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约。条约。契约。4. 事先说定:约见。约会。5. 邀请:约请。约集。6. 节俭:节约。俭约。7.
  • 读音: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2)(名)方法、方式:写~。(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 读音: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读音: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2)(名)条目。(3)(名)条理。(4)(名)章程。(5)(名)奏章。(6)(名)(Zhānɡ)姓。(7)(名)图章:印~|盖~。(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

与约法三章相关的成语

与约法三章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