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jìn

kǒu

juǎn

shé

噤口卷舌

成语意思

    • 解释:

      谓缄默不言。

    • 出处:

      宋·苏洵《谏论下》:“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 语法:

      噤口卷舌作谓语、宾语;指不说话。

    • 示例:

      清·王韬《弢园文录·洋务下》:“至此几于噤口卷舌,而绝不敢复措其手足。”

    • 近义词:

      缄口不言

出处

    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矣。

    -----宋·苏洵·《谏论下》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jìn
    (1)(动)〈书〉闭口不做声。(2)(动)因寒冷而发生的哆嗦。
  • 读音: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
  • 读音:juàn,juǎn
    juànjuǎn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
  • 读音:shé
    (1)(名)舌头。(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3)(名)铃或铎中的锤。

与噤口卷舌相关的成语

与噤口卷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