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郑
wèi
卫
zhī
之
yīn
音
生僻成语
四字成语
鄭衛之音
ㄓㄥˋ ㄨㄟˋ ㄓ 一ㄣ
ZWZY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郑卫之音作宾语;指淫乐。
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
郑卫之曲、靡靡之音、濮上之音
出处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礼记·乐记》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和卫国(今河南中部与东部地区)早期是商民族聚居区。武王伐纣灭商后,将其一分为二,分别建立诸侯国,以监视殷商遗民,防其作乱。 郑卫地区的人民承袭了商族祖先崇尚自由、喜爱享乐的性格特征。他们任性放纵,大胆追求爱情,喜欢用音乐舞蹈来抒发个人感情。因此《诗经》中郑、卫两国保存了丰富的民间音乐,有 31 篇,约占五分之一。在一些反映民俗生活的诗篇中,常有对男女互赠礼物、互诉衷肠的爱情场面的描写,隐隐透露出一股浪漫气息,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初,人们对于两国音乐并无褒贬,《史记》中就曾有过季札听音赏乐的故事。季札曾奉命出使鲁国,他希望能欣赏周朝的乐舞。鲁国便请来乐师为他演奏。听完卫风后,季札赞叹卫风之美:“如此优美!如此深沉厚重!虽遭坎坷而其精神不陷于困顿颓唐,我听说卫康叔、卫武公的德行就是如此,这是《卫风》的歌曲吧?”后来又听到《郑风》,季札忧虑地说:“歌声的细琐反映出其国政令苛细,人民难以忍受,这个国家恐怕要率先灭亡吧?” 从季札的感受来看,郑卫两国音乐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充分反映了当地民风民俗,也表现出了当地人民的性格特征。可是后来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开始维护并力求恢复雅乐,郑卫之音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卫国南子是宋国的公主、卫灵公的夫人。孔子周游到卫国,南子提出要见孔子,孔子推托不掉只能相见。见面后南子对孔子赞赏不已,当即施之以大礼,因动作热情急切,连佩戴在身上的玉器都相互撞击,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而孔子却吓了一跳,立刻辞别佳人南子,急匆匆离开了卫国。由此,卫国人的放纵和孔夫子的克己自律可见一斑,而孔子批判郑卫音乐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 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国主魏文侯,不喜欢听雅乐。他对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我毕恭毕敬地听古乐,却一听就想睡觉;我听郑卫之音,却越听越开心,不知疲倦,这是为什么呢?”子夏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深受孔子影响。他严肃地跟魏文侯说:“古乐中蕴含着先贤们参透的世间大道,若不能理解,自然难以欣赏它的玄妙。而您听这些妖冶的音乐不知疲倦就是传说中的溺音,它只能促使您贪图享乐,丧失意志。长此以往,对您和国家都是危险的啊!” 成语郑卫之音就出自于魏文侯与子夏的这段对话之中。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郑卫之音相关的成语
与郑卫之音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