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wén

zhī

dào

文武之道

成语意思

    • 文武之道解释: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 文武之道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 文武之道语法:

      文武之道偏正式;作宾语;指宽严相结合治理国家的方法。

    • 文武之道示例:

      晋 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文武之道,厥猷未坠。”

出处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张》

成语故事

    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有危险。孔子给子贡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驰,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
  • 读音:wǔ
    [ wǔ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4.道德:~义。5.技艺;技

与文武之道相关的成语

与文武之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