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guó

zhī

yōu

杞国之忧

成语意思

    • 解释:

      同“杞人忧天”。

    • 出处: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 语法:

      杞国之忧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

    • 示例: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第五卷:“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蒺,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 近义词:

      杞天之虑、杞人忧天

出处

    时虏初退,师尚宿留淮、泗,朝议凛凛,惧其反旆,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

成语故事

    《列子·天瑞》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有一位杞国人每日都深陷于天崩地塌的恐惧之中,以至于饮食无味,夜不能寐。有人试图用科学的道理来安慰他,告诉他天空是由无处不在的气体构成的,他身处其中,何须担忧天会塌下来?谁知杞人的恐惧不但没有因此消除,反而担心气体无法承受日月星辰的重量。那人再次解释,日月星辰只是发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能对人类造成伤害。杞人的忧虑稍稍缓解,但他又开始担忧大地何时会塌陷。那人耐心地告诉他,大地是由土块堆积而成,他每日在上面行走,大地怎会塌陷呢?经过这番解释,杞人终于释然,内心的忧虑得以消除。这便是成语“杞人忧天”的由来,寓意那些无根据且毫无必要的忧虑。也被称为“杞人之虑”、“杞国之忧”等。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ǐ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杞县。(2)(Qǐ)姓。
  • 读音: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4)(名)(Guó)姓。
  • 读音:zhī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
  • 读音:yōu
    (1)(形)忧愁:~烦|~惧|~闷|~戚|~伤|~心|~虑。(2)(名)使人忧愁的事:~患|担~|分~|隐~|内~外患。

与杞国之忧相关的成语

与杞国之忧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