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qiè

ér

shě

锲而不舍

成语意思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语法:

    锲而不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出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成语故事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在这篇文章中,荀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荀况认为,人的知识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取得的。他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无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他劝导人们在学习时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   荀况说:土堆积起来就成了山,风雨就产生了(古代有山吐云纳雾的说法,并认为风雨是从山中形成的。荀况是借此说明只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就能有所作为);流水聚集多了便成为深渊,蛇龙就产生了。不断地做好事以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大智大慧,从而也就具备了圣人的精神境界。如果不从半步走起,就不可能到达千里远;不聚集涓涓细流,就不可能汇集成大江大海。好马奋力一跳,也不能跳出十步远;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路程,其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地努力。雕刻东西的时候如果刻刻停停,就是一块朽木也雕刻不成;如果坚持下去而不停止,那么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出花纹。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qiè
    (动)〈书〉雕刻。
  • 读音: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
  • 读音:bù
    [ bù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
  • 读音:shě,shè
    shěshè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 施舍:舍粥。舍药。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

与锲而不舍相关的成语

与锲而不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