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tóu

biān

duàn

liú

投鞭断流

成语意思

    • 解释:

      《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 出处:

      《晋书 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 语法:

      投鞭断流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兵众势大。

    • 示例: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清方档案 清吏条陈》:“似宜投鞭断流,武汉唾手可复。”

    • 英语:

      with a strong army that, if the soldiers throw their whips into the river, it would be enough to stem the current

出处

    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

成语故事

    东晋时,黄河流域以北地区被匈奴、鲜卑、氐、羯、羌等民族割据。他们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后来氐族中的符姓建立了秦国,历史上叫苻秦,也叫前秦。前秦有位知人善任的君主,名叫苻坚,他任用王猛做宰相;王猛替前秦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前秦逐渐强大起来,逐步统一了北方。和东晋南北对峙,前秦一心想消灭东晋。由于东晋实力薄弱,前秦君主苻坚就很藐视东晋,准备出兵攻打东晋,大臣苻融劝阻他说:“晋是汉族统一的政府,而且凭借着长江的险固,又有人民拥戴,我们是不能攻打它的。”苻坚仗着自己国势强盛,兵马众多,骄傲地说:“我统领着百万大军,每个人把鞭子投进长江里,也足够截断长江的水流,驱众前进,他们有什么险固值得倚仗?”后来苻坚倾尽全国兵力,和东晋军队在淝水(源出于安徽合肥县紫蓬山,分为两条支流一条东流入巢湖,一条西北流入淮水。)岸上决战,最终被晋军的将领谢玄打败了,前秦不久解体,东晋安定下来,这场有名的战役,史称“淝水之战”。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3)(动)投射。(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6)(动)迎合。(7)(副)临;在…之
  • 读音:biān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3)(名)成串的爆竹:~炮。(4)(动)鞭打:~马。
  • 读音: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5.戒除(
  • 读音:liú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

与投鞭断流相关的成语

与投鞭断流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