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xíng

一意孤行

成语意思

    • 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语法:

      一意孤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 英语:

      act in disregard of other people's opinions

    • 日语:

      ひたすら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押(お)し通(とお)す

    • 俄语:

      своевольничать<поступать своевольно>

    • 其他:

      <德>eigenmǎchtig handeln<法>n'en faire qu'à sa tête

    • 近义词: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独行其是、独断独行

    • 反义词: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言听计从、迷途知返、顺风转舵、从善如流、回心转意

出处

    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成语故事

    汉朝景帝时候,朝廷有两个太中大夫,深受皇帝的器重,他们是赵禹、张汤。皇帝让他俩制定各项法令。   赵禹为官清廉,对自己要求严格。自从入朝廷担任要职以后,不但遣散家中门客,而且断绝与其他官吏的来往。即使是公卿大夫相请,他也婉言谢绝他们的邀请。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公正地处理事物,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一直都按自己的意愿做下去。因此他不徇私情,秉公执法。   张汤与赵禹正好相反,他好交际,与长安的大商人有很深的交情,各处的名人他也前去交结。即使心里讨厌一个人,表面上也去奉承。张汤能言善辩,深受丞相和皇帝赏识,不久便升迁为御史大夫,手操重权。   一天,匈奴派使臣进关来与汉朝廷商谈和亲,皇帝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博士狄山说:“往昔高祖欲伐匈奴,在平城被困,最后以和亲了结。今天陛下如果举兵击匈奴,那么则国中空虚,边民贫困,不如和亲!”   张汤站起来,傲慢地对狄山说:“你真是个愚腐之人,简直无知到了极点!”   狄山也气愤地反驳说:“我是愚忠,你却是诈忠。你挑拨陛下的骨肉之情,使各诸侯不能安宁,我早就知道你是一个奸诈之人!”   皇帝见张汤挨了骂,便声色俱厉地训斥狄山:“狄山,你能掌管一个郡,不叫敌人进犯吗?”   “臣不能……”   “你能掌管一个县吗?”   “臣也不能……”   “能管一个要塞吗?”   狄山明知再这样强辩下去是没什么好处的,于是就说:“臣能!”   皇帝于是下令将狄山调到边境的关口去,结果没过几天,匈奴侵入,砍下了狄山的脑袋带走了。这件事使群臣震惊不已。大家对张汤更是敬而远之了。   张汤的权势越来越大,朝中有人开始讨厌他了。过去同他有矛盾的官吏便联合起来告了他一状,说他背着皇帝干了很多坏事。皇帝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就派赵禹前去责问张汤。   赵禹见到张汤,就对他说:“你也该知足了,你已经害了多少人呀?今天人家告发你都是有凭有据的,皇帝要重处你的案子,不过还是让你自己认真考虑一下,不必总是不服气!”   听了赵禹的话后,张汤自杀了。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
  • 读音:yì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2)(名)心意;愿望:中~|任~。(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 读音:gū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2)(形)单独;孤单:~雁|~岛。(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 读音:háng,xíng
    hángxíng1.行列:双~|杨柳成~。2.排行:您~几?3.行业:内~|同~|在~|懂~。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1.行为举止:品~|操~

与一意孤行相关的成语

与一意孤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