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绝
cháng
长
bǔ
补
duǎn
短
生僻成语
四字成语
絶長補短
ㄐㄩㄝˊ ㄔㄤˊ ㄅㄨˇ ㄉㄨㄢˇ
JCBD
连动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事物长短相济。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绝长补短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我们要善于绝长补短,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take from the long to add to the short
断短续长、截长补短、裒多益寡
出处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上》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滕文公身为太子时曾出使楚国,途中经过宋国,并与孟子会面,聆听了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深刻论述。自楚国归来后,滕文公再次拜访孟子于宋国。孟子问他是否对自己的观点有所疑虑。滕文公回应道:“世间真理永恒不变。正如勇士成对齐景公所言:‘他为男子,我亦男子,有何可惧?’孔子的高足颜渊也曾说:‘舜为人,我亦为人,有志向者皆可成舜。’公明仪亦提到:‘文王乃吾师,周公吾所信赖。’由此观之,滕国若能吸取他国之长,弥补自身之短,即便地域狭小,方圆不过五十里,但只要施行仁政,仍可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段话中的“吸取他国之长,弥补自身之短”,后来演变成常用的成语“取长补短”,意味着我们应学习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实现自我进步和完善。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与绝长补短相关的成语
与绝长补短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