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zhàn

shī

zhù

战栗失箸

成语意思

    • 解释: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 语法:

      战栗失箸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

    • 近义词:

      惊惶失措、闻雷失箸

    • 反义词:

      镇定自若

成语接龙

字义分解

  • 读音:zhàn
    (1)(动)作战、战争、战斗。(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3)(动)泛指斗争。(4)(动)发抖:寒~|打~|胆~心惊。
  • 读音:lì
    1.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2.这种植物的果实。3.(Lì)姓。4.发抖;哆嗦:战~。不寒而~。
  • 读音:shī
    (1)(动)失掉;丢掉:丧~。(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3)(动)找不着:迷~方向。(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5)(动)改变(常态):~声。(6)(动)违背;背弃:~信|~约。(7
  • 读音:zhù
    (名)〈方〉筷子:~子|火~。

与战栗失箸相关的成语

与战栗失箸相关的词语